頂著原IDG中國基金投資總監光環,並屢屢將東方財富引為成功投資案例的職業投資人熊向東如今選擇了在東方財富項目上的全身而退。2月20日,通過大宗交易平台,熊向東拋售東方財富1500萬股,套現1.6億元﹔再加上他在1月11日和16日的兩次拋售,熊向東近期對東方財富的累計減持量已經達到1647萬股,如以其2012年三季度末的持股量計算,其目前對東方財富的持股量不足794萬股,持股佔比不足2.36%。
早在2012年6月15日的一筆有關東方財富交易記錄就透露,藏身於華泰証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門解放東路証券營業部后的減持方正是東方財富的二股東熊向東。從持有的東方財富解禁之初,熊向東就開始一路減持,持股比例從上市之初的12.25%降至2012年9月底的7.27%。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的套現金額早已過億。而在2013年伊始,熊向東就選擇了更加凶猛的減持。與此前不同的是,熊向東的減持路徑更多的選擇了大宗交易平台而非集合競價,從1月份開始的連續減持讓熊向東在短短一個月間套現1.74億元。
相比之下,熊向東的持股成本可謂低得驚人。早在東方財富上市之前,2006年底至2007年初,公司創業股東團隊就與部分潛在投資者達成股權轉讓意向,以每股1元的價格完成了上述股權的轉讓,其中就包括實際控制人其實(原名:沈軍)向熊向東轉讓的57萬元出資額,佔比19%,上市前這一持股被稀釋至16.33%,合計共1715萬股。而公司公開資料顯示,熊向東與東方財富及其股東、管理層之間並不存在關聯關系。
然而,這位最新的稱謂是“理財大師”的原投資界大佬似乎從2011年底開始就麻煩不斷,先是被指挪用公款阻斷投資企業5173金華利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市之路,后又被“渾水”質疑利用妻子之名主導了分眾傳媒對於好耶廣告的高溢價收購,使得分眾股東在好耶項目上累積損失在1.6億美元。此后,似乎就在投資界再無大動作。(李若馨)
(來源:中國証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