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肉風波持續擴散
宜家肉丸“落馬”
捷克執法部門25日通報,捷克境內宜家門店在抽檢中查出豬肉丸和牛肉丸含馬肉成分,促使這家全球家具零售巨頭立即召回問題肉丸。宜家公司決定,將肉丸從21個歐洲國家的分店撤下,同時中國香港、泰國以及多米尼加分店也要下架。
焦點
“馬肉丸”在瑞典生產
根據捷克當局的通報,執法部門按照歐洲聯盟要求對食品生產和零售企業的肉制品實施脫氧核糖核酸(DNA)抽檢,發現宜家門店出售的一些明確標為“牛肉丸”和“豬肉丸”的肉制品,卻查出馬肉成分。
發現馬肉成分的產品為1公斤包裝肉丸,在瑞典生產,海運至捷克的宜家門店出售。總計760公斤這種肉丸被下架。
宜家公司主要從事家具零售業務,並在部分歐洲國家經營經濟連鎖酒店和出售瑞典傳統食品,包括肉丸。
宜家公司數小時后發表聲明,宣布召回此類包裝肉丸。發言人於爾娃·芒努鬆說:“我們嚴肅對待這件事,召回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法國、英國、葡萄牙、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塞浦路斯、希臘和愛爾蘭門店在售的1公斤裝速凍肉丸。”
芒努鬆說,肉丸中馬肉含量有待進一步檢測,現階段沒有証據顯示其他包裝的肉丸同樣含馬肉。
蔓延
意大利 德國中招
意大利23日首次在食品中發現馬肉DNA,政府從Primia公司生產的6噸牛絞肉和2400盒意大利千層面中檢測出馬肉DNA。這讓“馬肉風波”像瘟疫一樣在歐洲不斷擴散,下架產品也隨之越來越多。目前,歐盟大部分成員國都發現“挂牛頭賣馬肉”的肉制品。
令歐洲國家頭疼的“馬肉風波”現在也波及到了德國。德國消費者事務部於當地時間23日晚上宣布,他們在對830個食物產品進行檢查時,在67個產品裡發現了馬肉DNA痕跡。據報道,自從發現了馬肉混雜牛肉之中以來,德國聯邦消費者事務部一直在全德各地,進行抽樣檢查,直到23日晚,送檢的830份加工肉類食品和含肉類的加工食品的樣品中,發現了有67份樣品含有馬肉成分,這讓一直以“食品安全”的德國大為驚慌。
此前還有媒體報道,當作牛肉出售的馬肉,有可能是曾服用治療風濕藥物的病馬,這使消費者更加憂慮食用這些假冒食品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對此,德國聯邦消費者事務部指出,到目前為止,從檢驗分析看來,還沒有發現治療馬的風濕症藥物會損害人類健康。
英國王室也難逃脫
飲食極講究的英國王室也可能成為“馬肉風波”的受害者,這讓英國消費者感到事態嚴重。
作為英國國內規模最大的餐飲企業,索迪斯集團向英國2300家機構供應食品,包括數以百計的學校、養老院、軍事基地、監獄、辦公室餐廳和體育館等。這家企業証實查出部分牛肉食品中含有馬肉成分,宣布下架措施。鑒於這家企業的客戶名單包括王室成員經常光顧的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會,英國媒體猜測,馬肉可能不知不覺中成為王室成員“盤中餐”。
質疑
“馬肉贈窮人”引爭議
歐洲“馬肉風波”絲毫沒有“退燒”的跡象。下架產品越來越多,如何處理這些不合格產品也讓很多國家感到頭疼。德國發展部部長23日提議將這些“混搭食品”分給窮人,此言一出引發多方激烈辯論。
德國《明鏡》周刊24日報道稱,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部長尼貝爾23日公開支持執政的基民盟聯邦議員費舍爾提出的建議——把馬肉食品發放給窮人。此前,費舍爾建議,因標示不明而從超市和賣場下架的加工食品,隻要確認對人體健康無害,可以標明包裝食品內容,提供給慈善機構。尼貝爾說:“全球約有8億人挨餓。很不幸,即使在德國也有人生活困難,甚至買食品都困難。我認為我們在德國不能簡單地把好食物扔掉。”
尼貝爾和費舍爾的提議在德國引發了激烈爭議。德國最大的反對黨社民黨,形容他們是“可笑的”、“不人道的”,是對窮人的“侮辱”。德國《圖片報》進行了“應該將這些肉制品分發給窮人嗎?”的主題調查,結果顯示,72%的人認為“可以,這種肉與牛肉一樣美味”﹔28%的人則認為“這不道德”。
不過,芬蘭食品安全局25日宣布,允許將這些食品捐給慈善機構。
採訪
北京宜家肉丸沒問題
本報訊(記者竇媛媛)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宜家商場獲悉,國內在售的“瑞典肉圓”使用國產食材,不涉及停售、召回等事宜。
“瑞典肉圓”是宜家供應的特色食品之一,在中國很受顧客歡迎。“國內銷售的瑞典肉圓,食材都是國產的。”今天上午,北京宜家商場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記者隨后從商場方面了解到,該食品目前銷售正常,餐廳內15個瑞典肉圓售價為20.5元。
分歧
歐盟需要更嚴規定?
美聯社報道,加工食品通常利潤低,促使生產商尋找成本最低廉的供應商,因此原料經常來自不同國家的供應商,而這些供應商同時將部分業務分包給其他企業,為食品供應鏈每個環節的監管增添重重困難。
“馬肉風波”令歐盟內部出現分歧。一些國家呼吁更嚴格規定,而英國等國認為更嚴格規定阻礙自由貿易,認為現有規定已經足夠嚴格。
鏈接
“假”雞蛋火上澆油
繼“馬肉風波”后,德國爆出一些雞蛋商涉嫌標簽欺詐,以普通雞蛋冒充有機雞蛋,這讓民眾對歐洲食品安全問題更加擔憂。
路透社報道,德國主要農業中心、北部下薩克森州已經對大約150個涉嫌出售假有機雞蛋的農場啟動調查,這些農場的母雞養殖環境過度擁擠,達不到有機雞蛋生產標准。另外兩個州的50個農場同樣接受調查。
食品、農業與消費者保護部長艾格納25日在聲明中說:“如果針對這些農場的指控屬實,那麼這是一起大規模欺詐,欺詐消費者以及欺詐德國不少誠信工作的有機食品農戶。”
相比普通雞蛋,每個有機雞蛋售價貴大約10美分。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