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繼中共十八大后召開,將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新領導層面對的首要問題將是如何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但2012年,全國經濟增速首次“破八”並跌至1999年以來最低點。這后面有中國政府自主宏觀調控的因素,但也要看到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
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市場空間受到壓縮,部分投資效益不高,內需增長較慢,產能過剩嚴重,因此,亟需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今年“兩會”要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部署,要保証“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
不少專家認為,如何解決中國經濟“后勁”難題,關鍵是看能不能成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做到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庄健說:“在長期驅動力--出口、投資、消費都遇到困難的情況下,中國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還是要從調整結構、擴大內需等方面入手,這牽涉到財稅、收入分配等一系列關鍵領域的改革。”
自世界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調整結構、擴大內需,政策效果顯著,為全球再平衡做出了重要貢獻。
政府經濟權威人士在評估經濟增長時常看的三個數字,即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放貸總額,最近都出現了一些變化。
2012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495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增速同比回落6.2個百分點。分析人士指出,縱觀2012年中國全社會用電結構,可以發現第三產業用電量比第二產業明顯要快,顯示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全國鐵路貨運量去年年中曾一度下降,這種局面在年底得以扭轉。據初步統計,2012年全國鐵路貨運量繼續保持同比增長的勢頭。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8.20萬億元,同比多增7320億元,基本符合此前的市場預期。
一些積極的信號還來自地方。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成剛對記者說:“10年前,英特爾宣布在成都建立工廠時,許多國際同行還要努力試圖在地圖上找到成都的位置。而今天,英特爾成都工廠卻以全球最大封裝測試基地的身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同行前來成都尋找商機。”
英特爾第10億顆“成都造”芯片出廠、全球80%IPAD由成都供應、一汽大眾成都工廠實現25萬輛整車年產能、西門子全球第三大工業自動化研發中心落戶……
2012年成都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0億元,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三位,僅次於廣州、深圳,經濟總量增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外貿出口增幅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成都的發展是中西部地區成為中國新區域經濟增長極的縮影。中共十八大提出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
十八大釋放了強烈的經濟改革信號。中國將2012年、2013年的經濟工作總基調確定為“穩中求進”。從以往的“保增長”到目前的“穩增長”,這種轉變被視為經濟增長將由“快”轉“優”的信號。
對於目前的經濟觸底企穩,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謹慎樂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中國不能走粗放發展的老路,要利用解決環境、資源等問題的機會倒逼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發展質量為先,這樣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更優質的中國經濟不僅將為中國人民帶來福祉,也將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發動機。這一切有賴於進一步改革。“今年‘兩會’預計將推動一些重要領域的改革。”庄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