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發展規劃或上半年出台 中西部將育新城市群--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城鎮化發展規劃或上半年出台 中西部將育新城市群

2013年03月07日08:21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至2012年,全國共辦理戶口“農轉非”2500萬人﹔去年全國非農業戶口人口所佔比重達到35.29%。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在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案辦理協商會上說

  昨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參加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需要提高質量和水平。同時,國家發改委正協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預計上半年即可出台。

  城鄉二元結構仍有較長過程

  張平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有了很大進展,城鎮化率超過50%。現在城鎮化處在快速發展進程。

  張平稱,城鎮化也存在問題,比如不少農民工以及隨遷家屬進城后,還沒有能夠真正地、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的生活。這種二元結構還會經歷一個較長過程。

  張平表示,城鎮化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今后還要引導城鎮化健康地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

  他介紹說,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如果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他解釋說,出台規劃的目的,就是引導城鎮化能夠有序、健康地發展。一方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還能擴大內需。(記者蔣彥鑫)

  城鎮化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

  又訊 據新華社電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6日表示,目前城鎮化發展規劃正在編制中,同時也在研究制定促進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意見﹔他表示,將積極推進城市群建設,全面提升東部城市群發展水平,在中西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地區培育壯大新的城市群。

  徐憲平表示,城鎮化發展規劃的編制思路將“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完善體制機制為保障”。具體來說,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升城鎮居民生活品質﹔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城市間分工協作,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增強城市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資源環境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建言獻策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城鎮化予以詳盡闡述並提出了發展願景。城鎮化的成本誰來負擔?城鎮化應如何規劃?如何實現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同步發展?代表委員以及專家圍繞這些問題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成本

  讓農民有融入城市的本錢

  你算算,就業保障、住房、社保、醫保、子女教育,種種問題加一塊,投入可不少。尤其是住房,就是在二三線城市,一個四口之家的農民工家庭,沒有10萬元以上的積蓄,怎麼能融入城市?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黨委書記顏輝

  現在負擔一個人進城落戶,大約需要10萬元。如果2億多人轉移到城市,那要多少錢?這筆費用怎麼分擔?要本著政府、企業、個人分別負擔的原則。在分擔時要考慮到東西部的關系。東部的工業化,部分是西部的農民工實現的,東部政府要負擔一部分。——國家發改委體改所所長聶高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要對農民土地進行確權,在農村土地流轉上做文章,讓農民有財產性收益,這樣才能真正有融入城市的本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規劃

  城鎮化要考慮低收入人群需求

  中國人多地少,城鎮化要推進,絕不能危及糧食安全。城鎮化率如果超過60%,意味著七八億人進城,資源能源能否支撐也是個問題。城鎮化更多要實現內涵式發展,有意識地把產業布局分布到中小城市。如果小城市無業可就,那農民還怎麼融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

  當前我國很多地方在城鎮化過程中大量侵佔農民土地,造成大量無地農民,城市化過程中就業不足、就業質量差,城市規劃、建房用地、基礎設施、社區發展沒有充分考慮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公共政策不夠完善等有可能造成貧民窟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貴寶

  城鎮化工作啟動前,地方政府應對未來人口結構、分布、素質等方面的變化趨勢進行研究和預測,將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新農村發展相協調,做好城鄉統籌﹔將城鎮化與工業化相協調,處理好城鎮化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將資源的集約利用、城市的宜居性與可持續發展相協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九三學社中央

  城鄉一體

  引導農村勞動力變職業農民

  城鎮化一定要與農業現代化同步。隻有部分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穩定生活,才能實現土地集中,才能發展現代農業﹔而城鎮化的發展,不僅可以幫助農業現代化,而且可以向農村輻射更好的公共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農業大學校長王志剛

  應警惕農村勞動力短缺現象。“80后”“90后”年輕人離開農村后大多不願返回,嚴重影響農村生產力。

  ——全國人大代表、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

  要想引導合格的農村勞動力成為職業農民,要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通過增加種糧補貼、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完善社會管理和農村金融體系,確保他們的收入高於外出打工,這樣他們才能安心留在農村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曉山

  綜合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天藍 新華社電等報道

(責任編輯:薛白、劉陽)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