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旅游形象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世界游客心目中綜合形成的獨特吸引力,是對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資源、服務與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的高度濃縮與凝練,是宣傳國家形象的有效載體。而“美麗中國之旅”必將為中國旅游業增加吸引力,為旅游業發展和旅游市場的開發奠定良好的形象基礎。
旅游業是典型的綠色經濟,是公認的“朝陽產業、無煙工業、幸福產業”,這與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是一致的。旅游業是與“美麗”關聯度較高的產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優勢產業和潛力產業。國家旅游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美麗中國之旅”其內涵豐富,它代表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極為富集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也代表著中國旅游業以生態文明為核心理念來引領和影響全球旅游業發展方向的努力。有助於向國際社會傳遞清晰的中國旅游整體形象和正面信息,增強中國旅游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擴大中國旅游業的影響力。
“美麗中國之旅”將成國家名片 日前,國家旅游局將“美麗中國之旅”正式確定為中國旅游整體形象。旅游業發展與建設美麗中國是什麼關系?旅游業在建設美麗中國過程中又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帶著這些人們關注的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部分知名旅游專家學者。在他們看來,建設美麗中國,旅游業大有可為。
“美麗中國不僅是我國的旅游形象,也是對世界的一種庄嚴承諾。”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石培華認為,“美麗中國”符合中國旅游的本質特征和核心優勢,反映了中華山川的自然特征和文化本質,符合旅游追求美好、追求美麗的本質要求,能吸引入境游客。以美麗中國作為旅游形象有利於全面優化和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提升我國的國際親和力,有利於提升我國軟實力。
旅游使美麗中國可感可知
戴斌說,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位的入境旅游接待大國,年接待入境過夜旅游者近5800萬人次,中國是否美麗,這些擁有實地旅游體驗的人最有發言權。我國還是全球第四大的出境旅游國,年出境旅游超過7000萬人次,他們都是中國旅游形象對外展現的載體,“美麗中國”是否恰如其分,從他們身上也能看到幾分。“旅游能讓人們最直接地感受和體驗到‘美麗中國’的涵義,它包括自然美、人文美、歷史美、生活美、購物美、飲食美等多個方面。”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員戴學鋒指出,旅游業使美麗中國變得可感、可知、可評價。九寨溝、張家界等地區從來都美麗異常,然而在開發旅游前養在深閨人未識,根本談不上美麗與否。美麗中國的核心是人認知的美麗,其背后體現的是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美麗是不可認知的,不可感受的,這樣的美麗對於國人來講沒有任何意義,對於世界也沒有任何意義。而旅游業是一個發現美的產業,一個感知美的產業,一個創造美的產業,一個評價美的產業。
中國社科院旅游與休閑研究室金准分析說,旅游是美麗中國的先行信號,看雲識天氣,觀旅游而知中國,中國美不美,美到什麼程度,看游客的動向便可知。旅游業已產生了一整套與美麗互動的機制,旅游活動從美麗走出來,促進美麗,保護美麗,評價美麗,最終回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