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南焱︱兩會現場報道
近幾年,四川省抓住災后重建機遇,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
災后重建結束后,社會各方對四川下一步的發展十分關注和關心。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了履新不久的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
投資始終是穩增長的關鍵
《中國經濟周刊》: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都提出擴大消費來促進發展,不久前的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下一步的發展強調了把投資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魏宏: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既能夠增加即期需求、又能夠擴大未來供給。從四川來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穩定投資都是穩定增長的關鍵,加大投資是實現持續較快發展的關鍵。
我個人認為,消費對經濟增長有基礎性作用,但在一定時期內還不能替代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因為消費要大規模地增長,首先需要全社會的收入提高,使人有能力消費﹔其次需要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使人敢於消費﹔三是消費要有新的熱點,使有消費能力的人願意消費。從目前條件來看,消費還不能也無法形成持續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從國家層面來講,近幾年我國正是通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特別是政府主導大規模的投資來對沖外需萎縮的挑戰,才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去年以來,中央仍然強調把投資作為擴大內需穩定增長的關鍵,要求把穩定投資與實施國家中長期規劃結合起來,為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實踐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對於四川這樣欠發達的西部大省來講,在目前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繼續堅持投資拉動尤為必要和緊要。因為,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存量不足、經濟總量不夠,要擴大經濟增量、做大經濟總量需要投資﹔欠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實力不強,要改造傳統產業、優化經濟存量需要投資﹔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解決交通“瓶頸”的制約,離開大規模投資更是不行。
總之,在很大程度上,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各方面都需要借助投資來發力。投資需求旺盛、空間廣闊,特別需要將投資保持在一個較大規模和較高水平上。正是基於上述認識和考慮,我們進一步提出,要始終發揮好投資對四川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以大投資來促進四川的大跨越。
政府在投資中就是要起主導作用
《中國經濟周刊》:在投資問題上,有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兩個積極性,似乎社會公眾對政府主導的投資有不同的看法,您怎麼看?
魏宏:經濟的發展,投資的拉動,確實有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兩個方面,總體來講,我們應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但我個人認為,目前西部地區如四川這樣的地方,政府的主導投入始終是關鍵性因素。
投資包括政府組織的公共投資和企業為主的社會投資,各有其重點和范圍。長期以來,四川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后,地方政府如不主導投資,不去大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因素在一定時期內不願進入,我們的交通瓶頸就難以解決,“蜀道難”就會一直成為四川發展的桎梏﹔地方政府如不去大力推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發展和老百姓生活用水就會受到影響等。而這些領域,由於資金需求量大、投資回報時間長甚至沒有多少經濟效益,民間資本大多沒有積極性,隻能政府去干。
同時應該看到,在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轉型時期,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政策,新興產業的成長是很難加快的。特別是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恢復重建,沒有政府巨量的資金進入和引導,市場是不可能引導資金進入災后重建的。可以看到,過去5年,四川在政府主導下交通樞紐建設和水利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也有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民生改善。
我還想說明的是,政府在主導投資時,對提高投資的質量和效益要高度重視和切實把握。在把握投資方向上,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投資,我們都要求必須主動對接國家公共投資和產業政策導向,特別注意抓好既能拉動即期增長,又蓄積發展后勁的投資﹔在把握投資領域上,我們特別注意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特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生和社會事業、生態文明建設、自主創新等領域的投入﹔在投資項目篩選上,我們建立了一套系統嚴密的項目審批程序,通過嚴格有效的項目審核來選擇項目﹔在鼓勵民間投資上,我們積極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在非政府項目投資上完全由市場主體自我決策、自主抉擇。
加大投資主要是抓大項目的
引進和培育
《中國經濟周刊》:投資確實對地方政府來講意義重大。作為省一級政府,你們是如何推動投資工作的?
魏宏:在政府主導的投資工作中,我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就是投資拉動的關鍵是要抓項目,抓項目的關鍵是要抓大項目。對一個地方來講,沒有大項目,就沒有大發展﹔沒有好項目,就沒有好發展﹔沒有好的大項目,就不可能有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對一些不發達的地區來講,有時一個大項目的引進其實就形成了一個好的產業,能夠解決一大批就業,有的市、縣經濟發展往往靠的就是一兩個大項目。因此,我們強調必須非常重視抓項目尤其是抓大項目工作。
我們主要突出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抓好政府主導的大項目的實施,加快在建續建項目進度,力爭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對擬新開工的重大項目,要按區域、規模、產業進行細分梳理,做好項目准備,測算投資資金,爭取早日開工。
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引進和培育大項目,在抓既能帶動即期增長又能促進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上狠下功夫。如針對國內外的大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央企業的戰略規劃、投資意向找機會、做工作﹔對接需求,依托本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配套條件找項目﹔圍繞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布局做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交通、能源、水利、電信等大項目落地﹔圍繞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做工作,努力爭取產業高端項目落地四川。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服務管理,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搞好項目服務保障工作,為項目順利推進創造條件,盡快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創新思路和渠道
解決投入資金問題
《中國經濟周刊》:去年四川投資完成了1.8萬億元,今年將完成2萬億元以上的投資目標,這麼大的投資量,錢從哪裡來?
魏宏:總體上講,不同的投資有不同的資金渠道。作為地方政府,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思考解決資金的渠道。
一是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全應該由政府投入或政府引導社會資金進入的公共服務事項,我們將不斷增加政府性資金的規模,集中各級財政資金投入,這主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項目、大設施的建設投入。
二是地方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水利、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由政府主導和引導企業進入,用好政府投融資平台,採取多種方式幫助融資平台公司注實資本金,促進融資平台健康發展並發揮更大的融資作用﹔同時,加強資本市場融資,引導、支持企業通過發行債券、上市或增發、保險機構直投等多種方式,從資本市場募集建設資金。
三是通過改善、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從而引進項目,引進資金。政府的工作,就是圍繞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品牌企業和龍頭產品對接需求,搭建平台,著力引進品牌性、戰略性、引領性的重大產業項目﹔同時,政府通過良好的服務工作,進一步推進民間資金投入,釋放民間投資潛力。今年我們將力爭引進國內省外直接投資8000億元,到位外商投資100億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