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市長江凌:生態和人本是城鎮化核心要素--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清遠市市長江凌:生態和人本是城鎮化核心要素

2013年03月12日07:51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點擊瀏覽下一頁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鄒錫蘭 談佳隆︱兩會現場報道

  清遠市,地處廣東省中偏西北部。省城之屏障,南北粵之咽喉,緊鄰北廣州。用清遠當地人的話說,全國富裕省份中的窮地方。

  清遠很努力,2003—2010年,清遠實現了廣東省內GDP增速“七連冠”,然而過度依賴於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帶來了后遺症。

  國際金融危機給“發燒”的清遠經濟潑了一盆冷水,清遠的經濟發展從此陷入調整周期,高速增長不再。這迫使清遠官員必須拋棄“短視思維”和“偽城市化”幻想,踏踏實實踐行有質量的城鎮化。

  在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清遠市市長江凌看來,新型城鎮化應該在強調城市建設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態文明、人本精神對於城鎮化的意義。江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次來開全國兩會,希望中央政府能夠在區域協調發展、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

  未來要“二三並進”

  清遠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省委也作出了2018年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的決策。按照十八大的目標要求和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方案》進行測算,2012年清遠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為78%,離全面小康目標還有22個百分點的差距。不僅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我們的壓力很大啊。”江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意味著2013—2018年,清遠市GDP的年均增長必須達到15.5%。清遠目前還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從國際和國內的經驗看,這一階段往往可以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直至完成工業化。”

  “小康社會”是一個綜合指標,涉及六大監測領域,清遠的實現程度最低的,恰恰是經濟發展和文化教育,分別隻有62%和76.1%。不是清遠不努力,而是基礎差距太大,追趕仍然需要時間。

  “今年清遠的經濟增長定在8%,還是比較有壓力的。”江凌坦言,“我們以前一直很重視工業,服務業對於經濟的貢獻並不高,未來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二三並進’。”

  樹立“人本城市”的理念

  在中國,有一些二三線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盲目強調“大干快上”,而往往后知后覺地發現,隻有“工人”而沒有“市民”的城鎮化是不能持續的,通過“縣改區”來提高統計學上的城市化率更是舍本逐末。

  “我們想通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讓更多的農村有條件到城市務工的人口能夠轉到城市裡面居住、工作,降低農村土地供養人口的壓力,這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努力的方向﹔我們同時也提出來,要通過人本城市的打造,用‘人本城市’的理念來推進城市化。”江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人本城市”並不僅僅強調以人為本,更強調在這個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應該考慮和平衡各種各樣城市居民的需求,政府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不能“拍腦袋”,而是應該更多了解市民的各種訴求。

  清遠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舉例說:“比如公共交通建設,過去唯一的思路是城市快行公交系統,不斷加大公共汽車的投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共交通水平,便利了一部分市民,但卻給那些喜歡騎自行車的市民帶來不便。所以我們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同步建立兩套系統,快行公交和慢行公交,這可以讓喜歡騎自行車的市民有個安全舒適的通道。”

  除了公共交通之外,公共醫療和教育服務亦是新一屆政府關心的重點。據江凌介紹,清遠正在建立“柔性的人才長效機制”,與一些大城市的人才服務機構,像廣東老教授協會等這一類的機構合作,使得這些人才,不為清遠所有,但可以為清遠所用,並可以根據當地的需要,周期性進行服務。

  清遠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今年,在清遠市轄鄉鎮工作的教師、醫生等專業人才收入水平,將和在縣城工作的教師醫生收入持平。到2016年,在清遠北部地區鄉鎮工作的醫生教師會比在縣城工作醫生教師高出10%左右的待遇,南部地區的待遇大約高出5%左右。”

  生態是核心競爭力

  城市化和工業化,先污染后治理成為了繞不開的怪圈,清遠決心能夠擺脫這個“宿命”。

  “清遠最核心的競爭是生態的競爭力。”江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清遠有兩個優勢:一是我們和珠三角城市相比,我們生態環境更好﹔二是我們和環珠三角的城市相比,我們更貼近珠三角的核心區。二者合一,形成了清遠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如果清遠沒有了生態環境,我們就嚴重缺失了核心競爭力。”

  清遠地處北江上游,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到珠江三角洲的千百萬居民的安全。在江凌看來,清遠絕不能走珠三角地區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清遠脆弱的生態環境一旦受到破壞,對珠三角的發展將是一個災難。

  清遠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在轄區內的產業發展有一個明確的規劃,一方面要求對污染企業加快淘汰力度,提出限期整治的要求,若限期內不能完成環保整治,堅決關閉。另一方面,對於所有新進的產業,做嚴格的產業准則的建設,凡是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的企業,凡是不能通過治理來和環境平衡的企業,不管這個企業能為地方帶來多大的效益也要堅決淘汰。”

  如今,清遠正努力建設“綠色湖城”,進一步提升生態在城鎮化發展中的重要性。在多項建設和籌建工程之后,清遠市區的水面面積達40多平方公裡,佔市區面積的40%以上。

  “我們希望清遠能夠建設成為華南地區最適宜發展居住的山、水、田、城相依相親相融的休閑之都,5年內把清遠打造成廣東最美的城市之一,成為珠三角地區名副其實的生態后花園。”江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李海霞、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