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2012年12月,美國石油淨進口量跌至598萬桶/天,為1992年2月以來的最低點。另據中國海關的數據,當月中國石油淨進口量為612萬桶/天,中國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石油淨進口國。
盡管這只是一個單月數據,且帶有一定偶然性。但業內專家認為,這也隱含著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的趨勢。同時,這個消息也再次引發人們對中國能源安全的關注。專家在比較中美兩國石油進口的結構后稱,美國向本土及周邊收縮的趨勢日趨明顯,而中東在中國能源戰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未來五六年可能真正超越美國
拋開去年年底的單月數據,根據EIA的數據,如果按照2012年全年計算,美國石油(含原油和成品油)淨進口量為741.2萬桶/天(約合3.71億噸),而根據中國經濟技術研究院的數據,2012年中國石油淨進口量為2.84億噸,這意味著2012年美國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淨進口國,中國和美國的差距為8700萬噸。
如果按照中國石油淨進口量每年遞增1500萬噸計算,並考慮到美國未來石油淨進口量進一步下降,那麼中國將很可能在未來5至6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淨進口國。
這是按照含成品油在內的石油口徑計算,如果僅按照原油口徑計算,2012年美國原油淨進口量為4.22億噸,而2012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約為2.69億噸,因此2012年中美兩國原油淨進口量的差距為1.53億噸,中國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的時間還得拖后。
香港高盛分析師認為,中國的原油產能沒有增長,原油單月進口超越美國是不足為怪的。原油進口需求已經達到60%,所以超越美國的趨勢早晚都會出現,也是大家都能預測到的。
對外高依存度挑戰中國能源安全
有分析師注意到,美國本土原油產量和淨進口量一增一減,必將促使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進一步下降,而中國隨著石油消費量不斷增加、國內產量達到平台期難以突破,未來石油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將會雙雙提高。這是探討世界能源格局和中國能源安全時必須清醒意識到的一個現實。
根據第一財經研究院的預測,2015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將達到5.85億噸,2020年將達到7.38億噸,如果按照國內產量2億噸並穩產到2020年計算,那麼2015年和2020年中國石油僅進口量將達到3.85億噸和5.38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6%和73%。未來中國石油供應安全的形勢將日趨嚴峻。
3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就“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的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我們的能源消費,特別是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去年我們自己生產的原油是2.04億噸,進口是2.8億噸,我們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是58%左右。
“當然,對我國石油來說,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安全問題還是能源依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產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飛強調,這就需要我們密切關注各項指標體系,然后國家戰略繼續在新能源發展上進行引導,繼續對國內頁岩氣進行研究和開發。
從中國石油進口的分布和結構來看,2012年中國十大原油進口國分別為沙特、安哥拉、俄羅斯、伊朗、阿曼、伊拉克、委內瑞拉、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特以5392萬噸穩居第一,中東諸國合計1.3億噸,幾乎佔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半壁江山”。
伊朗因制裁問題,2012年對中國石油出口量減少近600萬噸,排名滑至第四。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殷罡曾對記者說,中國必須多想一些替代方案。當來自伊朗的石油停止供應時,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中國必須及時地有可靠的備用油源。
中國石油供應形勢應比美國嚴峻
美國的原油進口分布較為集中,絕大多數分布在大西洋兩岸,距離較近,而且加拿大一直是美國最大的、最穩定的石油供應國。從分布結構來看,美國的海外供應形勢要遠遠優於中國。美國石油供應向本土和周邊收縮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受頁岩油氣發展的影響,其本土生產前景也非常看好。
比較中美兩國的石油進口來源可以發現,中國的石油供應形勢應比美國嚴峻。分析師稱,首先中國進口高度依賴中東,與其他同樣高度依賴中東石油的進口大國存在較大競爭性,且中東石油出口受地緣政治影響較大﹔第二,除中東外,其他主要進口來源分散,運輸距離過遠,安哥拉和委內瑞拉地處地球另一端,運輸距離上萬公裡,大大增加了中國石油進口成本﹔第三,中國進口的原油品質不高,除安哥拉屬低硫油外,其他基本屬於含硫或高硫油(包括中東的油在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產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飛認為,在石油格局大變革、發展新能源以及已有的亞太格局和我國現有的能源結構和產業格局兩股力量較勁的時候,我國不僅要面臨傳統產業安全長期存在的問題,還要應對保証石油格局的健康發展,石油的價格體系不要上下浮動得太劇烈,爭取油價的話語權。這些挑戰都非常嚴峻。
“計算石油進口的口徑有很多,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趨勢是中國未來進口必然要超美。”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這個數據關鍵不是絕對量,關鍵是我們要關注數據背后的問題,即超過了美國后我們該怎麼辦。
林伯強說,目前來看美國進口依存度不斷減小,而中國反而依存度在增加。中國除了進口量多以外,還存在進口地過於集中,能源格局不安全的問題。石油進口地過於集中,會間接影響中國的外交話語權。中東地區的政治不穩定,國際上屬動蕩地區,摻進石油依存,那麼有些外交問題就不利於客觀中性的解決。
那麼如何解決進口量多和集中這兩大問題?林伯強認為,一是少用石油能源,從節能減排做起,或者找替代能源,比如發展電動汽車。而關於進口集中在中東地區的問題,今后能否實行多元化策略。東南亞進口的空間已經不大,俄羅斯原來是8%左右,現在是佔進口15%左右。以前中南美洲佔1%左右,現在中美洲也還可以增加。
據了解,隨著上月俄羅斯石油公司董事長謝欽訪華,就中俄石油管道供油增加600萬噸達成協議,預計未來俄羅斯對華石油出口還將上升,但暫時還不會超過安哥拉。 記者 謝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