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務院本月發布《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這是國務院首次出台計量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計量這個說法比較專業,具體到咱們日常時候當中,比如去加油站加40升的油,到底加沒加夠,這就是一個計量的問題。那有人就說不是把刻度標准重量標准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專門出一個國務院規劃呢?再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最關心的PM2.5,它的定義一般會說,受大氣中粒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但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完全准確,因為這個大氣當中含有比PM2.5更小的顆粒,比如PM1.0,對這個PM2.5檢測不應該涵蓋PM1.01的范圍,所以除了2.5微米的粒徑上限,還應該給PM25定一個直徑的下限,而無論是PM2.5、PM1.0的檢測,還是對PM2.5范圍的確定,這都是計量標准不斷發展的過程。
在這個計量發展規劃當中,提出了8個方面的量化指標,包括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修訂,國家計量器標准,標准物質和量傳溯源體系覆蓋率達到95%以上﹔國家一級標准物質數量增長百分之百﹔國家二級標准物質品種增加100%﹔國家計量基准實現國家能效比例85%以上﹔得到國際承認的校准測量能力達到1400項以上﹔其中90%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及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損率達到95%以上﹔全國范圍內引導並培育10萬家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實現賣家重點耗能企業能源資源街道數據實現實時採集。這些目標和指標的實現將使我國的整體水平處於世界發達國家的前列。(記者沈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