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錢夠養老? 市民稱至少要100萬還得是女兒--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多少錢夠養老? 市民稱至少要100萬還得是女兒

景虹

2013年04月15日07:45    來源:青島日報    手機看新聞

  

【視頻】明天我們如何養老:專業人才匱乏 拖慢養老服務建設

多少錢夠養老?(網絡配圖)

    前不久,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戴相龍在參加博鰲論壇時表示,養老金確有缺口,並建議通過延長退休年齡、加大國有資產劃撥社保的力度等方式彌補缺口,並逐步形成政府、企業和個人賬戶共同組成的養老金制度。

  這已經不是養老問題第一次挑動公眾的神經。此前,由於人社部曾表示建議延遲領取退休金的年齡,引發輿論關於養老金缺口的關注和擔憂。盡管人社部已表示退休年齡近期不變,但未來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要解決退休養老問題,不能隻靠社保,今后還得靠自身的資金儲備。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除公共養老金之外,島城市民的養老意識還不足。

  問題一: 多少錢才夠你養老?

  昨日,記者以“多少錢才夠養老?”進行隨機提問,在被受訪的30位市民中答案也是參差不齊。相對來說,10位年輕人(25歲-35歲)比較隨遇而安,有計劃性的不多﹔10位壯年人 (36歲-45歲)投資手段比較豐富,在原始積累過后進行了3種以上的投資﹔10位中老年人(46-55歲)的則相對比較穩健,不喜歡冒進,投資結構也很固定。

  “我覺得等我老了的時候得200萬吧!”接受採訪的林女士說,“因為還年輕,也沒具體想過老了之后的問題,我這只是一個保守估計,到時候肯定更多。”而很多年輕人都和林女士一樣,對養老問題沒有太多的計劃。

  37歲的陳先生對於養老金的數額也沒有准確把握,他說:“我覺得最少100萬吧!前提是我家養了個女兒,今后女兒大了沒有太多的支出,我們夫妻倆沒病沒災的,100萬平穩些!”

  而今年55歲的李女士已經在單位內退,她表示:“養老錢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像我們這個年齡的,基本都是有多少花多少了,根據條件來花吧。”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年齡的投資者沒什麼投資經驗,現在手頭有40多萬元,就是打算養老用的。

  問題二: 什麼方式攢養老錢?

  隨后,記者以“你通過什麼方式攢養老金?”進行提問,在受訪的30位市民中以“存錢”方式進行積累財富的佔比最多,基本通過每月結余存銀行的方式進行,而買房子、炒股票、買基金、買黃金的也算比較常見的方式。

  受訪的30位市民中,平常最常用的理財方式就是存款,而存錢的方式也以每月結余定期存入銀行為主。“我都是每月還完房貸、扣除基本花費之后,將結余存入指定的存折賬戶裡,這種方式比較‘老土’,但是比較實用。”金女士說,“為什麼存在存折裡,是因為這樣存取不方便,也就能省下來錢了,如果放到銀行卡裡反而刷起卡來沒有數,每到月底都很頭疼。”

  金女士今年32歲,她的這個理財經驗比較“老土”,但是她告訴記者她用這個辦法節省出幾萬元錢,跟以前的月光族徹底告別了。

  問題三: 什麼時候開始規劃?

  最后,記者以“你的養老規劃從什麼時候開始?”進行提問,在受訪的30位市民中年輕人基本沒有規劃,一般都是從中年開始有所規劃,但是隨意性較強。

  其中,26歲的丁女士每月賺3300元工資,但是卻是個“月光族”,雖然工作了3年但是卻毫無結余。“養老的問題離我還太遙遠,我還沒結婚呢,先找到另一半再說吧。”她笑笑說。而她每月的開銷都在衣服、化妝品等方面,除單位投保之外自己並無其他養老規劃。

  36歲的楊先生每月工資4500元左右,這幾年開始投商業壽險。“單位的那點養老金肯定不夠用,從去年開始我老婆就開始投商業壽險,老了多一份保障。”他告訴記者,除這些常規保障之外,他這兩年還買了一套投資型公寓用於出租,他認為房產投資是穩健的方式,同時租金收入也是今后生活的保障。

  而10位老年人中,投資模式比較單一,一般也是從中年時期開始考慮養老規劃的。

 

(責編: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