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無霸”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山包
8日,肇慶地質科技館門外,一塊仿如小山般大小的廣綠玉開始被工人“扮靚”。75歲的肇慶地質專家凌井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這是至今為止,肇慶地區挖出的最大一塊廣綠玉,也是世界上最大一塊廣綠玉。”
據介紹,該塊玉石淨重98噸,長5.6米,寬2.3米,高2.3-2.8米不等。遠遠望去,仿如一座小山頭,無疑是玉中“巨無霸”,可稱“玉無霸”。據凌井生介紹,當時廣寧縣一位廖姓採玉老板,邀請廣東省地質局第五地質大隊(即原駐肇慶的廣東省地質局719地質大隊)的爆破專家前往開採。發現“玉無霸”后,專家們認為其頗有科普、收藏價值,所以買回來由肇慶地質科技館珍藏並展出,光運費就花了10多萬元。
“一是大,近百噸,是目前為止在廣寧挖掘出來的最大一塊廣綠玉﹔二是玉的等級齊全,一塊玉石中,竟有一級、二級、等外,整個‘玉無霸’中玉的含量佔70%﹔光是從一塊玉中,就可以見識到從花崗岩被蝕變成絹雲母的形成過程”,凌井生說。
記者見到,現場有工人正在給玉石進行拋光處理。玉石在挖掘出土時曾造成裂縫,目前正在注膠加固,“整個過程除注膠加固外,還會進行拋光、打蠟、雕刻等”,凌井生對羊城晚報記者說,扮靚后,將成為肇慶地質科技館鎮館之寶,供肇慶市民觀賞認識。
凌井生說,廣東玉石產地主要三個:廣寧、信宜、台山。“信宜玉已發現的基本採完,台山玉本來就很少,廣寧仍有大量玉石資源”,凌井生說。目前廣寧已掌握的廣綠玉資源以廣寧縣古格鎮為主,主要分布在長30公裡、寬1公裡的30平方公裡范圍內。
廣綠玉是一種蝕變絹雲母岩質玉石,產於肇慶市廣寧縣,該玉各種顏色色調變化無窮,尤以綠色變化最多,故又稱廣東綠。其中以“碧海雲天”、“金星綠”、“黃綠”、“白綠”、“碧綠”、“坑底凍”最為名貴。中國寶玉石專家成大均先生著《五大佳石之一的中國名石——廣東綠》一文,把廣綠石與田黃石、雞血石媲美。據清道光版《廣寧縣志》記載顯示廣東綠既是罕見的寶石,又是制作工藝美術品和印章之珍材。(羊城晚報肇慶訊 記者李維寧攝影報道)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