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來自哪裡?規模有多大?流向何處?何時撤離?
萬億元熱錢魅影閃現 五專家解讀四謎團
熱錢主要流向匯率利率套利,沒有証據顯示進入股市、樓市
熱錢,就是一個難解的達芬克斯之謎。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投機資金加速涌入中國的壓力下,5月5日,外匯局出台了《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旨在加強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防范外匯收支風險,緩解熱錢流入的壓力。此舉被解讀為監管部門出手“圍剿”跨境套利資本的舉措。
這一輪進入中國的熱錢與以往大舉挺進股市、樓市不同,現在沒有明顯跡象更沒有確切証據表明,這一輪熱錢進入了中國的股市、樓市,那麼,這些熱錢來自哪裡?規模有多大?又流向何處?何時會撤退?為此,我們邀請了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鬆祚、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瑞穗証?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廣東社科院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就上述問題闡述了各自的獨到觀點。
人民幣匯率迭創新高
熱錢涌入壓力持續加大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新高仍在不斷刷新。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925元,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55個基點,連續創匯改以來新高。就在上一個交易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6.1980元,大幅升值103個基點,首次突破了6.2關口。與此同時,5月9日人民幣對港幣中間價達0.79806元,繼上一交易日首次突破0.8元之后,再創新高。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趨勢強勁。尤其是4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有10個交易日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升值達749個基點。而2012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僅升值146個基點。
人民幣匯率屢創新高的同時,另一項重要的相關數據也在攀升。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匯佔款余額約為27.068萬億元,其中3月份新增外匯佔款2363億元。加上2月份的2954.26億元和1月份的6836.59億元,我國一季度新增外匯佔款達12154億元,創歷史新高。並且,數據顯示外匯佔款已連續4個月增加,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熱錢正加速持續流入中國。
澳新銀行發布的研報分析,由金融套利驅使的熱錢流入,對中國貨幣政策帶來挑戰。大量熱錢流入也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了壓力,因此政策制定者應該會對貿易狀況有更加准確的了解。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去年底至今,熱錢流入的增速和增量都在加大,這可以看作是熱錢流入的第一個階段,預計接下來流入的速度有所放緩,但整體趨勢一定是淨流入,不會出現淨流出的狀況。
在此背景下,國家外匯管理局也剛剛發布了防范熱錢的有關通知,要求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一場阻擊熱錢的戰斗剛剛拉開序幕。
熱錢來自哪裡?
貿易和外商投資兩大渠道
由於中國實行資本項目高度管制制度,境外資金進入中國的合法合理渠道是QFII和RQFII,但這部分資金規模有限額,是可控的,而進入中國的大部分熱錢是通過其他灰色途徑,主要包括外貿渠道中的虛報進出口商品價格、外商直接投資的虛假出資和虛報虧損、海外匯款等。
根據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境外資金在我國大陸異常流動研究》課題組的跟蹤,目前熱錢流入我國多達近百種途徑,但不同時期各類渠道流量規模的變化不定,主要是根據各自環境的變化導致各類渠道流動成本的變化而變化。
熱錢領域研究專家、廣東社科院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表示,國際熱錢要進入中國內地,通常會以中國香港作為中轉站,通過中國香港的相關媒介和渠道,安全、便利地進入內地。他認為,不少國際熱錢不便於直接進入中國內地,於是就以中國香港為套利市場,但在巨資囤積中國香港的引領下,其他中國香港資金會自動進入內地獲取更大的利潤。以今年第一季度為例,貿易渠道就出現了井噴現象,外商投資渠道也出現了過去幾年來不一樣的變化。
近幾個月,通過偽裝在正常的貨物貿易下,企業的套利行為規避了更嚴格的資本項目監管,造成外貿數據(尤其是保稅區數據)虛高。瑞銀估計,外貿數據,尤其是出口增速一季度虛增了6-8個百分點,這也增強了外匯流入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已經公布的一季度外貿數據的異常似乎也對熱錢借道中國香港流入內地提供了佐証。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內地對我國香港、台灣的出口分別同比增長92.9%和44.9%,如此規模的進出量歷史上較為罕見。一季度內地和我國香港雙邊貿易總值為1098.8億美元,大幅增長了71.2%,佔內地外貿總值的11.3%,躍升為中國大陸一季度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同時,一季度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貨物貿易量達到1146億美元,增長了1.3倍。
另外,中國海關4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的出口額為182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進口額為1830.74美元,同比增長了14.1%。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下滑了6.5%,低於上月的15.7%﹔對歐盟出口下滑了14.0%,低於上月的16.5%﹔但內地對中國香港的出口則增長了92.9%,這是自1995年3月以來的最高同比增速。
黎友煥對本報記者表示,“貿易渠道歷來就是熱錢跨境流動的重要渠道,最近的外貿情況表明,熱錢加大了從貿易渠道的方式進行流動。3月出口數據存在虛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境外資金的流入通過了貿易渠道,同時迎合了地方政府造假外貿的需求,促使了出口數據的高居現象。”
瑞穗証?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當前,不僅外匯佔款增加,2、3月份出口數據高於市場預期,也說明了資本流入的局面。因為這兩個月,中國對各區域出口差異卻十分巨大,如對中國香港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出口仍舊異常高,而對其他地區,包括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卻非常令人失望。
通過觀察,沈建光發現部分企業存在同一批貨反復通過香港進出口的現象,而這正是掩蓋了資金流入國內的目的。
熱錢規模有多少?
流入或超萬億元
熱錢流入國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對熱錢流入的規模各方推測不同,甚至大相徑庭,讓人宛若霧裡看花。業內通常以外匯佔款來衡量熱錢進出的規模,嚴謹一點的以簡單公式:熱錢=外匯佔款-FDI-貿易差額來計算。據此推算,今年新增外匯佔款可達2萬億元人民幣。
央行最新發布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3月末,央行外匯資產為246103.34億元,較2月增加2880.8億元。今年前3個月,央行外匯資產較去年年底增加9433.41億元。從2012年12月起,央行外匯資產已經連續4個月增加,規模達10899.51億元。一季度新增外匯佔款1.2萬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其中,3月份2363億元的新增規模雖然較2月份的2954.27億元和1月份的6836.59億元有所縮小,但全口徑外匯佔款已經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
外匯佔款是中央銀行及商業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貨幣當局外匯資產是央行購入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該數據被視為觀察跨境資金流動的重要指標。央行外匯資產的走勢與新增外匯佔款一致,但規模會略低於金融機構外匯佔款。
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認為,外匯佔款增加,有幾方面因素。去年國內經濟增速下滑,國際資本不看好中國經濟。反觀美國房價慢慢回升,股市漲勢也很好,兩方面原因導致熱錢流出跡象明顯。但是去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出現起色,國際資本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處在估值窪地,前期流走的資金回流,外匯佔款開始增加。此外,証監會對海外投資者放鬆,啟動RQFII等一些積極姿態,也會增加外匯佔款。總體來說,這表明外部資金看好中國經濟機會。
而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從外匯佔款的增加來看,可以肯定存在國際資本流入。但他指出,“熱錢”是一個並不精確的概念,因而就不便斷言是否有熱錢、及熱錢的規模問題。從過去的歷史數據觀察,這種流入的狀態,主要與人民幣升值預期、國內外市場利差(不是基准利率的利差)密切相關。這種套利行為,有的可能在金融市場上套利,有的則不過是實體經濟企業自發的逐利表現,比如,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有對外經濟活動的企業採取人民幣質押貸款外幣,借助目前美元的低利率和人民幣的升值來降低其融資成本。
熱錢流向哪裡?
進行匯率利率無風險套利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鬆祚表示,一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增加1300多億美元,貿易順差隻有430億美元,FDI外商直接投資299億美元,差額怎麼解釋?不能說都是熱錢,但肯定有熱錢的成分。海外媒體非常懷疑我國一季度進出口數據的真實性,是否有出口“空箱空轉”套取外幣資金流入的問題?不能說完全沒有。這些都是量化寬鬆導致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的結果。熱錢流入的領域很多,主要是資產市場,做匯率和利率套利也很賺錢,而且是無風險套利。匯率的升值和匯率動蕩本身對我國出口企業非常不利。他指出,人民幣匯率應該更加穩定,匯率形成機制可以適當做些調整。目前的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似乎是一種“順升值周期”的機制。
李志強認為,外匯佔款就是外部資金流進來兌換成人民幣,變成人民幣之后就很難監測流向,很難再區分哪一部分人民幣是熱錢。但可以注意一個現象,從去年底開始居民儲蓄存款增長比較快,尤其今年1、2月份,每個月都增加1萬億元左右,同時期企業存款卻沒有太大變化。可以看出外匯佔款影響到了個人存款數據。一般來講,熱錢可能用於買房產,但不太可能用於固定資產投資、企業生產性的投資和基建投資。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不高,環比還有所回落,工業增加值增速3月份也在回落。目前看熱錢還沒有明確投向,只是以資金形式體現在存款上,還沒有大量涌入實體經濟。
黎友煥說:“預測熱錢的流向要抓住熱錢的本性。我曾經預測‘熱錢會潛伏房地產領域,並且由一線城市轉移到二、三線城市’,這是2007年和2008年的事情,幾年來熱錢的走勢也充分表明我當時的預測是准確無誤的。甚至在幾年前,我再次預測熱錢會繼續投機一線城市房地產,時至今天,我當時的預測還是對的。多年來對於熱錢走勢的分析與預測都表明,我們的方法是對的,我們的結論是可信的。而我們預測的根據是綜合各種分析方法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我們抓住了‘熱錢追逐利潤的本性’與經濟形勢尤其是國內資本市場發展趨勢的結合。”
黎友煥分析道,國五條出台后,熱錢極度關注國內房地產走勢,但情況表明,房地產綁架了地方財政和地方政府的理性決策,絕大部分地方政府利用政府行為的“惰性”特征化解了“國五條”的強制性效果,於是熱錢繼續從房地產投機中獲利。熱錢對房地產調控也存在糾結的預期:一方面,認為中國政府很難下決心拉低房地產,尤其是當前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房地產可是“一業興百業榮”的產業,如果房地產出現較大的價格下滑,對經濟的影響巨大。
況且房地產價格調控難度巨大,一旦把握不准,出現崩盤的話,經濟社會都可能存在不穩定性﹔另一方面是如果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的發揮效能的話,繼續投機房地產將出現虧本。因此,根據我們課題組五一長假對熱錢投資動態的調查,對熱錢是否流入房地產存在分歧和觀望。
熱錢何時撤出?
取決於美量化寬鬆退出
及我國匯率市場改革
逐利是熱錢的本性,一旦失去博取利益的土壤,敏感的熱錢就會如潮水般而退,這將給所在國家的金融、經濟造成影響甚至破壞性的惡果。
沈建光認為,發達國家實行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我國存在不利影響,包括:出口需求降低、人民幣升值以及對華投資減少等等。例如,3月中國對美國、日本、歐盟的出口分別下降6.5%、10%和14%。而人民幣匯率方面,盡管2012年9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維持在6.2-6.25元之間,但人民幣實際匯率已經升值了5.8%。除此之外,另一個風險也值得我們警惕,盡管當前中國面臨資本流入的局面,但有朝一日美國量化寬鬆一旦退出,這種局面將可能逆轉,資本大規模撤離對於中國脆弱的經濟復蘇顯然是一個重大打擊。
李志強分析,目前看熱錢還沒有明確投向,只是以資金形式體現在存款上,還沒有大量涌入實體經濟。一般來講,熱錢可能用於買房產,但不太可能用於固定資產投資、企業生產性的投資和基建投資。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不高,環比還有所回落,工業增加值增速3月份也在回落,也就是說,至少熱錢沒有進入實體經濟的明顯跡象。
從外匯佔款的增加來看,魯政委肯定了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現狀。但他說,“熱錢是一個並不精確的概念,因而就不便斷言是否有熱錢、及熱錢的規模問題。從過去的歷史數據觀察,這種流入的狀態,主要與人民幣升值預期、國內外市場利差(不是基准利率的利差)密切相關。這種套利行為,有的可能在金融市場上套利,有的則不過是實體經濟企業自發的逐利表現,比如,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有對外經濟活動的企業採取人民幣質押貸款外幣,借助目前美元的低利率和人民幣的升值來降低其融資成本。”
外匯局近日發布新規,對虛構貿易背景、套利交易、異常跨境資金流入等行為,提出警示及相關防控措施。這也是中國首季外貿數據引發熱議后,監管部門的首次公開實質性舉動。
5月5日,外匯局發布《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外匯管理部門應強化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同時加大核查檢查與處罰力度﹔要求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應加強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並嚴格執行外匯管理規定。有業內分析人士預期,新規的巧妙之處就在於,由於加強了銀行外匯存貸比的規范和限制,既能減少當下跨境資金大幅流入,又對未來資金大幅流出國內市場做出防范。套利資本流入未來預計放緩,而且下半年還不排除有資本流出的可能。
瑞銀分析認為,由於未來投機性的外匯資本將更難流入,銀行也需要購入外匯以滿足外匯貸存比要求,外匯流入以及人民幣升值壓力可能會有所減弱。這可以為匯率市場的進一步改革(包括擴大人民幣每日交易區間)創造一個更加中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