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拿55元時,農民都挺高興,但慢慢發現一直不調高標准,55元能干的事越來越少,一些農民已由原來的‘很感謝’向‘不滿意’轉變了。”黑龍江省安達市萬寶山鎮愛國村村主任張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當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主體部分的基礎養老金,自試點開始以來,一直沒調高標准,已明顯低於其他社會保障水平,尤其與連續九年調高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差距越拉越大。由於基礎養老金佔農民人均收入比重逐漸降低,其正效應逐漸衰減。
養老金趕不上低保金
2009年,我國開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並於2012年底實現制度全覆蓋,其亮點是由財政向符合享受條件的城鄉居民提供每月不低於55元的基礎養老金。試點之初,這55元高於當時全國每月49元的低保金,能為農村老人提供最低程度的生活保障。但隨著物價持續上漲,基礎養老金購買力急劇下降。
農村老人對此感受很深。
黑龍江省肇東市向陽鄉日新村農民朱永財今年69歲,同很多和子女分開生活的農村老人一樣,他也和老伴倆單獨過日子。除6畝耕地的發包費外,養老金是他們的主要收入。
“55元能干啥?2009年可以買一袋面,一口人吃多久,現在隻夠買半袋。”老朱掰著手指頭算,米、面、油、藥等生活必需品都漲價,活著的成本越來越高,養老金“太不經花”了。
很多農民也覺得“城居保”的基礎養老金過於“微薄”。廣西田陽縣中山社區65歲的陳堅偉說,如今物價上漲太快,豬肉、大米都漲了一半,青菜更從每斤1元漲到3元多,足足漲了兩倍。
“每月55元,平均一天隻有1.8元,也就夠買半斤青菜的。我們住在城區,沒田沒地、年老力衰,這份養老金幾乎不頂什麼用。”陳堅偉說。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測算,基礎養老金實際購買力已在幾年內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從14%下降到8%。目前即便加上個人繳費和地方補貼,很多省份的養老金也就六七十元,仍然不如逐漸增多的“低保金”高。
黑龍江省安達市機關事業社會保險管理局局長張茂生說,近幾年農村低保金多次上高,2012年當地都到106元了,接近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兩倍。
近年不斷提高標准的不止低保金,一些普惠式保障標准已提高多次,2012年全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付水平達到了106元,接近農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的2倍﹔農村貧困標准調整為家庭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月均192元),是目前農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的3.5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經過8年連續上調之后,2012年達到人均1721元,超過目前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的31倍,而2013年1月起,又進一步調高,人均月增加近200元。
55元難保最基本生活需求
中國社科院一項關於農村老人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水平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認為現在發放的55元很管用的老年人隻佔30%,其余70%的人認為這點錢不管用,對這個標准並不滿意。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呂學靜等專家說,隨著物價上漲,基礎養老金實際購買力不斷下降,55元成了有它不富沒它不窮的“雞肋”。特別是這55元已無法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一些農民漸生怨言。
更嚴重的是,在群眾保障意識和需求日益提高背景下,制度建立之初積累的政策紅利和正面效應存在喪失殆盡的風險。
一些專家認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缺失的結果是“把好事辦砸”,讓之前的財政投入“打了水漂”。
基礎養老金太低還影響農民的繳費積極性。
河北省保定市東金庄鄉郭辛庄村處於城鄉結合部,緊鄰保定市高鐵站,全村有900多人。村支書賈福林告訴記者,目前,接近60歲的村民投保積極性高,45歲以下的村民大部分不願意投保,經過村干部做工作,他們才勉強參保。如果國家補貼的基礎養老金標准不提高,年輕人看不到長遠的效益,可能會出現退保、斷保。
基礎養老金應適度提高標准
專家指出,此前為避免地域間待遇不均等問題,新型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將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定為55元,前幾年由於沒有實現全覆蓋而沒有調整。但現在制度已經全面鋪開,應該按照收入、物價等因素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
此前新疆、北京等地已提高了新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借鑒。
多名專家認為,應將新型農村居民養社會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從每月55元提高到100元。廣西人社廳農村社會保險處副處長黃海萍解釋,2008年設計新型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時,經過科學精算的基礎養老金已經達到100元,但考慮到時全國財政收入水平,最終定在比當時農村低保金人均支付水平略高的55元。如今100元也難以滿足農村群眾養老需求,但其接近目前我國農村低保線,可以保障農村老人有尊嚴地活著。
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要考慮財政預算,隨著我國財政收入連年增長,已負擔得起100元的基礎養老金,這是花小錢辦大事。
一些從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士認為,如將基礎養老金增加到每月100元,從今年1月算起,將增加中央財政補助資金600多億元。中央財政增加支出不到1%,卻直接惠及約1.3億農村老年居民,提振4.6億參保人的信心,產生更為積極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國社科院勞動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還建議,國家應根據物價指數變化、工資增長率等因素,建立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農村居民養老險基礎養老金動態調節機制,抵御通貨膨脹,確保購買力不下降。同時,適當考慮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等因素,以循序漸進方式讓農村老人分享國家改革發展成果。
一些地方干部認為,基礎養老金調高過程中可根據不同年齡段老人的勞動能力和生活成本差別,制定不同的調整標准,以確保所有城鄉老人的實際生活保障水平不降低。
保定市北市區東金庄鄉鄉長劉子玉認為,在補貼基礎養老金時,可根據年齡層次逐步調高標准,讓群眾看到壽命越長,得到的待遇就越多,以激勵年輕人投保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