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前景--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看好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前景

丁大偉、孫廣勇、暨佩娟、韓碩、楊迅、劉軍國

2013年07月10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北京7月9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近來,部分外國輿論從個別數據和局部現象片面得出中國經濟下滑的結論。本報記者近日採訪的外國專家學者認為,“唱衰中國”的論調過於悲觀,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實現從注重增速到注重質量的轉變,中國能夠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並繼續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作出貢獻。他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

  “唱衰中國”夸大其詞

  西班牙《環球亞洲》雜志社社長、中國問題專家伊萬·馬涅茲指出,近期由於中國銀行間市場出現短期流動性緊張以及部分經濟數據表現低於預期,一些西方媒體和學者再次發出“唱衰中國”的言論,這些言論夸大其詞,是不正確的。他表示,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盡管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戰勝經濟危機作出了巨大貢獻,但西方對中國經濟的質疑一直存在,其中一些判斷和言論甚至十分可笑。

  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庄巨忠表示,宏觀經濟與金融系統的基本穩定是過去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條件之一。在經濟改革過程中,中國成功避免了高通脹、高失業,並有效應對了來自外部的經濟危機沖擊,避免了經濟增長大幅下滑,為地區與全球經濟的復蘇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陳抗表示,目前,一些“唱衰中國”的論調過於悲觀。中國經濟增速盡管有所放緩,但並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中國央行最近採取的通過銀行間市場限制短期流動性的政策,對一些企業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新一屆政府能夠在上任第一年就下決心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是明智而勇敢的做法。中國領導人最近說“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這是中國政府釋放出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積極信號。

  日本信金中央金庫海外業務支援部高級審議官露口洋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中存在的問題,隻要採取適當措施,大多可以很好解決。關於收入差距、消費與投資的失衡等問題,可以通過推動城市化、加強財政對收入的再分配功能來解決。關於中等收入陷阱問題,隻要努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就可以跳出這個陷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經濟能實現預期目標

  陳抗認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中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陣痛”,中國能否順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取決於中國領導人有多大的抗壓能力。中國經濟要從出口和投資拉動模式轉變為消費拉動模式,尤其要提高服務性消費,這就需要積極推動服務業企業、特別是服務業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泰國開泰研究中心專家披彬表示,中國市場是拉動泰國出口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因此有關各方密切關注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披彬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多項指標開始放緩,尤其是制造業和出口增速明顯回落。由於面臨著世界經濟風險的不確定性,中國必須大力調整經濟結構以期在下半年實現與原定目標接近的經濟增速,並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下半年中國經濟仍面臨一定挑戰,但相信通過中國政府的努力,能夠確保今年經濟增長達到7.5%左右的目標。

  伊萬·馬涅茲表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永遠維持超高速增長,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實現從注重速度到注重質量的轉變。任何國家經濟的轉變都會帶來“陣痛”,中國經濟規模大,其結構和增長模式的轉變肯定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從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主要以出口和投資拉動向以出口、投資和內需共同拉動的轉變正在穩步進行中。為實現這一轉變,中國政府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明智的做法。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引導流動性向更具增長潛力和戰略性的行業轉移。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有人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增速下降是無法避免的。但東京大學教授吉川洋認為,生產人口增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非常小。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今后中國農村人口還將不斷向城市遷移,對耐久消費品有著很旺盛的需求。中國經濟可能難以像以前那樣繼續保持10%以上的增速,但通過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在依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升級產業結構,中國經濟仍可以持續保持7%—8%的較高增速。

  金融政策科學有效

  巴基斯坦政策分析家賈韋德表示,中國的金融政策是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對於貸款等方面進行了更為科學的規定,這有利於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規范資金的科學流動,使經濟結構更為合理,同時抑制貸款的過快增長。中國貨幣政策穩健,中國政府對宏觀經濟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對於經濟轉型與升級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從長遠看,應該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

  伊萬·馬涅茲表示,中國經濟目前需要解決在此前高速增長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如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增長過快以及過度依賴土地出讓等問題。他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始終抱有充足的信心,中國過去30多年的發展已經証明,中國政府和民眾有能力克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的表現也証明他們對中國面臨的挑戰和所處的環境有充分而清醒的認識,並且已經在著力推動一些措施來解決問題。在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中國發展對世界具有重要意義。西方要做的不應是“唱衰中國”,而是應當與中國攜手發展,實現共贏。

  (本報記者丁大偉、孫廣勇、暨佩娟、韓碩、楊迅、劉軍國)

(責編:郝帥、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