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產能過剩需管好“看得見的手”--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治理產能過剩需管好“看得見的手”

2013年07月31日18:54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雷敏)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已成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從實際情況來看,要落實好這一要求,一個問題需要高度重視,即要管好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

  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一種正常現象,一定程度的過剩有利於市場競爭,提高效率。但產能嚴重過剩將沖擊市場秩序,導致企業利潤下滑,浪費社會資源,進而引發貸款風險等一系列問題,必須及時化解。

  我國目前的產能過剩除存在外需萎縮、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一些地方政府用“看得見的手”取代市場“看不見的手”,成為資源配置的主導力量,從而在配置資源時出現錯位。

  從投資決策來看,企業投不投資、投向哪些產業,本應由市場決定。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強調做大GDP,以土地優惠、稅收優惠等公共資源吸引投資者進入本已過熱的投資領域,導致產能過度擴張,甚至出現相當一部分沒有國家立項、沒有環保審批的項目,不僅加劇產能過剩,而且引發其他社會問題。

  從生產經營來看,一些地方政府長期存在“重審批、輕監管”的管理問題,對以技術、標准、規范等促進市場主體自主發展的模式把握不夠。一些行業要麼政府制定的標准過低,要麼沒有嚴格執行標准,監管不到位,導致先進產能無法與落后產能公平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反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惡化了市場環境。

  治理產能過剩,必須下大力氣遏制一些地方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的越位、錯位、缺位等現象,使產能過剩跳出“化解、過剩,再化解、再過剩”的治理怪圈,管好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

  “看得見的手”要通過減少不必要的審批,完善對相關行業的准入制度監管,完善退出補償機制等,讓投資者理性抉擇,真正用市場機制來倒逼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責編:李昉、王靜)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