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第一時間》
民生調查報告
這一次民生調查,我們要關注的是暑期的整容熱。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曾說過,“美貌比一封介紹信更具推薦力”。於是,當“自然美”可遇不可求,一些人就把渴求的眼神投向無所不能的“人造美”。
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公布的2011年的數據顯示,如果按整形手術總量統計,美國以311萬人次高居榜首,中國則以每年105萬人次位居第三。韓國的65萬人次隻能位居第七位。
此外,有統計顯示,近期我國接受整形的人,數量還在繼續增加。那麼,對於整容,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呢?上海一市民表示,現在工作難找,這樣整形很正常,就是為了找工作好找一點,就業問題簡單一點。另外有人表示,這個行為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假如說一個人的鼻子這裡塌的給人感覺像沒有房子,沒有梁一樣的感覺,是可以接受別人去把這個梁搭蓋起來,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因為一個人美了他心情也好了,他給別人也帶來快樂,他自己也快樂,所以他身心也更加好了,他工作也好了,那命運肯定改變。採訪過程中也有家長表示對於孩子整容行為不支持。
不開刀恢復快 “微整形”市場增加
雖然對於整容,大家的觀點各有不同,但是整容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卻是一個現實,而在整容技術中,現在,微整形已經成為市場主流。
所謂的微整形,就是不用開刀,傷口很小,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容貌,恢復期也隻需要一兩天,常見的微整形包括玻尿酸等填充劑注射、激光治療緊致皮膚等。雖然微整形的效果不持久,需要長期堅持,但是傷口小,恢復快的特點,還是讓“微整形”的數量,最近幾年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
在上海,記者也找到了一位王女士,她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微整形。王女士今年40歲,5年前她嘗試微整形留住青春,沒想到竟然成癮,一發覺自己面容需要改進時,就會來到醫院整形科,現在她每月都要從蘇州趕到上海來進行微整形。王女士說,她會經常來折騰折騰,一覺得我那裡不夠美了,就得過來,所以她每個月都過來。
她做的微整形主要是玻尿酸注射,讓鼻子更挺拔,下顎線條更柔美,她的丈夫和兒子也都很支持她這項美容行動。雖然王女士工作很忙,但是即便沒時間她也要來,為自己美,時間總會擠出來的。王女士說。人的外貌還是很重要的,雖然說內在美和外在美,但是你外在美都不接觸你怎麼發現他內在美?所以她很支持外表很重要。
不過專家提醒大家,整形美容首要的就是安全,微整形雖然不需要開刀,但仍然屬於醫療美容范疇,一般的美容院並不具備資質。而現在,注射美容醫療有60%以上在非醫療機構實施。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的藥品,或者是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人進行微整形手術,很可能反而毀容,並影響身體健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陳向東指出。雖然是微創的美容,但是實際上還是有很高的醫療技術在裡面,其實醫療美容也是應該有這樣的一種要求,但是往往被人們忽視,往往人家簡單就把醫療美容當成去買商品一樣,越便宜越好,或者這裡便宜就在這裡做,其實往往會有很大的問題。
找工作找女友
暑期整容男生大幅增加
每年暑期是醫院面部整形的高峰期。但今年,出現了讓整形醫生都感到驚訝的事情,今年暑期學生整形族中,男生增加明顯,不少男生為找工作打造“面子工程”,來看報道。記者從上海多家整形醫院了解到,今年暑期前來整形美容的大學生同比增加了約10%至20%男生,同比增加較為明顯。求好工作、求找女朋友等,是“整形男”的主要理由。
小劉今年大學畢業,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醫院做整形手術,希望手術能給自己帶來更多自信。一項對上海多家整形美容醫院的數據調查顯示,今年暑期來整容的大學生中,75%是女生,25%是男生,從增長速度來看,女生同比增加大約10%,而男生同比增加較為明顯,約在2成以上,支持孩子整容的家長也越來越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陳錦安表示,今年男性趨勢比較多,主要是求職的問題,更關心要找一個好的工作可能也是這樣一個關系。
韓國整形業發達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韓國是全球整容率最高的國家,四分之一的韓國女性都整過容,整容整形在韓國無論是從技術條件,還是軟件服務上,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這裡整容整形已經變成了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陳銳鋒採訪了被稱之為韓國整形一條街的江南狎鷗亭,在這裡聚集了上千家整形醫院,基本上每一個建筑物上都會有整形醫院的牌坊,更甚者一幢樓就可以看到四家整形醫院的牌子並排地立在上面。韓國整形醫院共有2500多所, 注冊整容外科專業醫師超過1900名,整形醫生總數排在世界第七位,但按韓國目前的總人口5000萬來計算,每3800名中就平均有1名是整形醫生,比例位於世界第一。據了解,韓國整形手術中最便宜的是眼部整形,均價在人民幣12000元左右,而最貴的為削骨瘦臉手術,均價約為人民幣67000元,整個產業每年創收額超過120億美元,佔GDP的5%。
韓國BEFOR整形醫院院長金洞河指出,一般在外國很少做削骨瘦臉手術,風險極大,但他做起來比開雙眼皮手術還快還安全、疼痛感也很弱,這樣的注重細節的手術非常考驗水平,卻也因為這些細節成就了韓國醫生的優勢。
由於韓國國內市場相對較小,為了進一步促進整形醫療產業的發展,2009年,韓國政府正式將針對外國患者治療的醫療觀光產業合法化,各種醫療觀光機構和設施也應運而生。這家江南醫療觀光中心就為外國游客提供了包括江南地區的醫院診療、美容、旅游路線推薦在內的共計53種服務,並安排專業人員為游客免費提供咨詢和繪制3D模擬整形圖。
此外,這裡還根據整形部位的不同,分類整理了公信力較強的整形醫院以供游客選擇。
韓國首爾江南醫療觀光協會事務局長安炯宣帶領記者來到了他們的信息台,在那裡,特別是關於醫療整形的信息,如果想做隆胸、削骨瘦臉、切雙眼皮等手術,隻要在屏幕上輕點幾次,就能得到需要的信息,而且還能提供韓語,中文,日語,俄語,英語,5國語言服務。去年,赴韓國旅游的外國游客人數突破1100萬名,其中來自海外的醫療觀光游客就超過15萬人,同比增加32.1%。醫療觀光整形總收入高達2391億韓元,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整形非魔術
手術應慎重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改變容貌,增強自信也無可厚非。但僅僅想依靠整容就改變自己的命運,明顯不切實際。無論是找工作還是找女友,內涵依舊是相當重要的。何況專家也提醒說,整形不是變魔術,有些人並不適合做整形手術。
一項對近2萬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有12.9%的受訪者說自己做過整容﹔51.1%的受訪者說考慮過,但還沒有付諸實踐﹔36.0%的受訪者沒有想過去整容。雖然對整容動心的人數量不少,但是記者發現,在整形美容醫院,每天都會有一些人被醫院拒絕。醫生告訴記者,被拒絕手術的患者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患者身體狀況不允許的,比如年齡不夠18歲、骨骼尚未發育好,身體有基礎疾病、短期內做過同樣手術等﹔另一種可以歸結為患者的心理條件成熟度不夠,有的人過於追求完美,甚至有些人認為改變相貌,可以改變運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孫寶珊就遇到了一個患者,引用了一句俗話就是下巴兜兜晚年不愁,就是下巴兜起來他認為晚年是好的,因此他一定要把下巴做翹,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看,就是為了面相。
對於整容人數逐漸增加的原因,調查數據顯示,59.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到“以貌取人”觀念的影響﹔認為整容能夠增加印象分,增強個人競爭力的人達到38.0%﹔還有22.5%的受訪者認為是希望通過改善外在形象來尋找更好的戀愛對象﹔認為是受到隨處可見的美容廣告影響的人有7.6%。由此看來,改變相貌,增加自己的社會認可度,是最集中的整容原因。
不過專家提醒說,整形手術不是“魔術”,求美者就診時拿著明星的照片要求醫生按此對自己進行塑造。實際上,整形美容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現代整形美容技術,進行重塑、美化,可以
“錦上添花”,但絕不是“變魔術”。患者能高估或者過分依賴手術,而通過中介或者旅游的方式到國外去整形,更是需要慎重。
陳向東教授指出,美容其實是有一系列的過程做完了以后也是需要維護,比如我們注射玻尿酸完了以后,一個星期二星期以后回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塑形或者補充追加注射,但是你到國外去的話你不可能說你今天一個禮拜就去一次,所以后續的一些服務一些補充治療他們就很難做好,那麼這也是造成有一些效果不好的原因。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