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薛白)今日,由中國銀監會和世界銀行主辦,中國工商銀行協辦的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銀監會副主席郭利根致開幕詞。郭利根指出,我國金融監管偏重於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對消費者權益保護關注相對不足。監管部門有必要將消費者權益作為常態化監管的工作內容,切實履行保護消費者權益這一監管者的天賦職責和重要使命。
郭利根說,黨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進一步強調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廣大消費者對公平公正,享受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的期望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願景在金融領域的具體體現。金融消費領域信息不對稱、交易雙方地位不對等等特點,是導致銀行業消費者處於弱勢地位和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的根本原因。加快完善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框架,日益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事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大局。
郭利根表示,我國金融監管從行業管理演變而來,工作對象是金融機構,傳統監管目標定位於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更多關注金融行業發展與風險防范,偏重於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對消費者權益保護關注相對不足。國際金融危機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僅僅關注金融體系內部的風險是遠遠不夠的,隻強調金融機構風險抵御能力和盈利能力忽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必將使行業發展誤入歧途,從而導致全社會付出巨大代價。要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經濟發展、金融改革的成果有必要加快推進監管升級,監管部門要淡出行業管理定位,以風險防控作手段、行業發展為保障,將消費者權益作為常態化監管的工作內容。加強對銀行業經營行為的嚴格監管,優化和充實監管資源配置,切實履行保護消費者權益這一監管者的天賦職責和重要使命。
郭利根指出,要切實履行保護消費者職責,監管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幾個消費者保護的基本理念。
一是要換位思考,防患未然。真正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憑著良心和責任感,設身處地考慮消費者需要怎樣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果我們就是消費者我們的權益在哪些方面容易受到損害,從而做到從消費者利益出發,為消費者設計和提供產品的服務,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和糾紛。
二是開誠布公,取信於民。接受和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過程中,消費者與銀行間信息不對稱的特征十分顯著,將必要的金融知識和風險信息充分傳遞給消費者才能獲取消費者的理解和信任,從而構建消費者與銀行間的良性互動。
三是科學定位,真誠服務。銀行業是服務行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直接面向終端的消費者,消費者是銀行業的衣食父母,消費者的評價和口碑是銀行最具價值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銀行長期穩健發展的根基。銀行要懂得尊重消費者,要善於在消費者的投訴和抱怨中汲取營養,真心實意幫助消費者解答疑問,將消費者滿意作為促進銀行發展的動力。在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中,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已經揚帆啟航,銀監會將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履行公平對待消費者責任,遵從公平交易的准則。同時加強與各方的協作,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