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手機流量套餐、下載手機應用、在視頻網站付費看大片……當下,信息消費成為很多年輕人的重要日常開銷。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信息消費的規模呈現20%以上的增速。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愛調研旗下“問卷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010人參與),74.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信息消費越來越多。64.7%的受訪者表示,信息消費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消費內容。
93.6%受訪者確認手機通訊是自己最大的信息消費項目
調查顯示,包含電話短信和手機上網等的“手機通訊”(93.6%),是受訪者最大的信息消費項目。其次為“寬帶費”(75.1%),“網購”(72.6%)排在第三位。“購買電子書、音樂和電影等”(34.8%)、“購買游戲、軟件等應用”(33.0%)、“網站或軟件的會員服務等”(28.8%)也成為受訪者的主要信息消費項目。
南京市某高校大二學生李睿發現,手機通訊和電腦上網已成為生活裡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前幾天多花了10元錢,把手機流量套餐從每月150兆升級到280兆。白天學習之余他會和同學在微信群裡討論作業或者插科打諢,晚上則是上網查資料、看視頻或者打游戲,睡前還要在手機上刷一會兒微博。他覺得,“每天可以少吃一頓飯,但絕不能沒了手機和網絡,不然會感覺好像和外界失去了聯系。”
國慶期間,在北京工作的賀建給父母買了一台平板電腦,“攜帶方便,視頻內容也更全面” 。為了讓父母能看上最新的劇集或大片,她還支付了3個月51元的會員費。她認為付費購買信息服務是個趨勢,花5元就能在家裡看部好電影。賀建自己有一個電子書閱讀器,“購買一部正版電子書一般不超過10元錢,相當於幾百本書隨身攜帶,對於上班族來說,跑書店的時間也省了。”
南開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教授賈春福認為,隨著人們了解世界、獲得信息需求的增加,對信息的消費比例也逐漸增長,而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消費內容和更加簡便的購買方式,使人們的生活日益便利。
在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看來,信息消費是傳統通信服務的延伸,通信發展一直與經濟同步增長,“經濟和市場活躍了,信息消費必然隨之增長。”除此之外,社會分工的細化和社會流動的頻繁,加上民航、高速路、高鐵等交通的發展促成了人們的長距離出行,也刺激了信息消費。
調查中,78.2%的受訪者認為,信息消費增加在於“互聯網深入生活”。還有受訪者認為是“人們對信息需求更大”(64.7%),“人們要求生活便利”(61.9%)和“互聯網提供了更多消費選擇”(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