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注冊資本“零首付” 驗資產業鏈崩潰

2013年10月28日12:56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 (張燚)國家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創業門檻降低,與注冊資本息息相關的驗資費用也會隨之大大降低,驗資業務將逐漸淡出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范疇。

對於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而言,驗資業務影響微乎其微,驗資費用佔審計費用比例僅為5%左右﹔但是對於很多拿不到資質的小事務所來說,卻有著致命的影響,小事務所主要是做工商注冊年檢相關的業務,驗資為主營業務,驗資沒有了,工商注冊也就簡單了。

驗資即驗証資本或驗証企業資本,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托,對被審計單位的實收資本(股本)及其相關資產,負債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的審驗。驗資報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驗資並出具驗資報告是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的法定審計業務。

10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降低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會議明確,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

10月22日,上海自貿區也發布了《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企業登記管理的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外(如銀行、保險公司等),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規定。

在目前的注冊資本實繳制下,股東需將資本繳到規定的賬戶下,在完成繁瑣的驗資手續之前,這筆資金不能動用。也因此導致一些驗資機構與投資人串通,以墊資方式驗資,或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等,滋生大量“兩虛一逃”(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等違法行為。注冊資本實繳改為認繳制后,首先節省的就是驗資成本,其次則是資本不必被綁定在固定賬戶下很長一段時間,這也有利於企業節約成本。

某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表示,過去,政府擔心企業沒有償付能力,強制要求企業需要有充實的資本金,而且要到位,因此需要第三方証明資本金是否到位並出具驗資報告,以后會計師事務所就沒有驗資業務了。國外都是實行認繳制,沒有驗資一說。從實踐來看,驗資也只是個形式過程,即便公司成立時資金到位了,企業也可以想辦法弄出去﹔而且企業持續經營可能發生盈利虧損,資本金並不真正反映企業的償付能力,淨資產才是償債能力的重要決定因素。

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審計、金融企業審計、工商年檢目的的年度審計、包括驗資的工商登記服務。小事務所無法審計上市公司和金融企業,主要業務就是工商年檢目的的年度審計、包括驗資的工商登記服務。驗資產業鏈的失勢將會打擊到以其為主營業務的小事務所,小事務所或將面臨倒閉、謀業務轉型、亦或是被收購的洗牌命運。

(責編:薛白、譚樹森)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