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截至目前,約有400億元土地出讓金繳到財政,其中六成屬於土地的成本,包括開發、拆遷的成本。”28日,南京“向人民匯報”政風行風“向人民匯報”政府重點部門述職評議直播活動上,作為被評議的“主角”南京市財政局局長翁國玖,就惹來廣泛關注的今年南京市“創歷史新高”的土地出讓金作出解釋,引起不少網友熱議目前城市拆遷成本驚人。
在當天的評議現場,本網記者首先給出了一組上周剛剛“新鮮出爐”的南京市土地出讓金統計數據,“據統計,南京今年土地出讓收入已經達到了671.62億元,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全年的總出讓額358.09億元還多出313.53億元,高出接近一倍。”
根據這組數據,記者的第一問題為:從財政的層面來看是否存在財政緊縮靠賣地來掙錢的這種現象?
對此,翁國玖局長並沒有給出正面回應,僅表示:南京市今年的土地收入和去年相比情況還是比較好的。這個好的原因和南京區域城市的地位、南京的綜合服務功能是密切相關的。……土地收入的增長和今年的經濟形勢和經濟情況是有關聯的。
同時,他還糾正:今年真正繳到財政的只是(670億元)其中的一部分,大概到目前為止大賬是400億元,它(土地出讓收入)是分期繳的,不是一次性繳的。”
隨后,記者還就這組數據向財政局負責人提出了一個廣大民眾好奇的問題:如此高的賣地收入佔了南京市財政收入的多少,這些收入將如何花出去?
“(400億元)裡,有60%是屬於土地的成本,包括開發、拆遷的成本。”翁國玖局長對此問題的回答規避了賣地收入在政府財政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但是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這筆巨額收入的支出方向,“剩下的,20%按照國家和省市的有關政府用在民生上面,比如說用在教育、保障房方面等等﹔還有20%是用在建設上,就是我們的城市建設和農田水利開發的建設。這是大概的一個大賬,也就是這個結構。”
雖然財政局長回答簡單,不過他所提到的超過大半的賣地錢是“開發、拆遷”的成本,也讓不少網友感到驚嘆,想不到在政府賣地的巨額收入中,城建拆遷的成本所佔比例如此之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