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經濟或許能在2013年迎來歐債危機爆發以來的首個“暖冬”。
近期出爐的一系列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持續溫和擴張,消費者信心逐步恢復,市場悲觀情緒減弱。分析機構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有望實現小幅增長。
不過,歐元區成員國債務水平仍在攀升,失業率居高不下,通縮風險顯露苗頭,歐元升值也對復蘇構成威脅。種種跡象顯示,挨過“暖冬”后,歐元區經濟未來長期穩定復蘇的道路仍然漫長。
經濟數據向好
數據編撰機構Markit2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和服務業PMI初值意外回落。不過,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升至51.3,各項PMI數據仍維持在榮枯分水嶺50上方,這意味著歐元區經濟持續復蘇。
具體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綜合PMI初值由兩年高位52.2意外回落至51.5,不及預期。歐元區10月服務業PMI初值也回落至50.9,預期會升至52.4,前值為52.2。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由51.1升至51.3,不及預期值51.4。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克裡斯·威廉姆森指出,歐元區經濟復蘇的基礎非常廣泛,這與歐洲央行一直以來的預期一致,即歐元區經濟會實現緩慢、參差不齊而脆弱的復蘇。威廉姆森預計,歐元區經濟可能在2013年第四季度實現0.1至0.2個百分點的增長。
另據歐盟委員會數據,歐元區10月消費者悲觀情緒繼續減弱,這種趨勢可能會給支出帶來溫和持續支撐。數據顯示,10月歐元區消費者信心指數由9月的-14.9升至-14.5,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2011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8月份工業產出環比上升1.0%,創兩年來最大環比升幅。歐元區大多數國家生產水平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再次印証了歐元區經濟正在溫和復蘇的趨勢。
多重風險猶存
盡管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持續復蘇,但威脅復蘇的多重風險仍然存在。首先,歐盟統計局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歐元區17國政府債務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3.4%,高於第一季度的92.3%,為連續4個季度上升。第二季度末,債務水平最高漲幅分別出現在塞浦路斯和希臘,兩國債務佔GDP之比分別升高了10.8和8.6個百分點。
其次,瑞士信貸歐洲經濟研究團隊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對歐元區的通縮問題表示了擔憂。報告指出,經濟衰退及高失業率為通縮埋下了隱患,在歐洲債務危機逐漸消散后,由於財政緊縮而帶來的經濟衰退問題將日益嚴峻。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歐元區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終值同比上升1.1%,升幅創2010年2月以來最低﹔環比月率上升0.5%。歐元區9月通脹漲幅已連續第2個月放緩,且為連續第8個月低於歐洲央行制定的2%的通脹目標。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復蘇進程緩慢是導致歐元區通脹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目前通脹率距離歐洲央行為維持物價穩定所設定的2%的警戒線還有相當距離,為該行在必要時採取更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創造了條件。
此外,歐元匯率升值也對經濟復蘇形成威脅。近幾周歐元大幅升值對歐洲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出口構成威脅。自7月以來,歐元對美元匯率已累計升值8%,並在上周觸及略高於1.38美元的兩年新高。記者 陳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