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看中的是“工作穩定、有保障”
公務員法出台,“凡進必考”,報錄比37:1
李偉參加公務員考試10年后,公務員考試從中央部委的敲門磚,演變為基層入職的攔路虎。
2005年4月,公務員法正式出台。“凡進必考”的公務員錄用制度,正式以立法形式被明確下來。法律規定,中國“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擇優錄取的辦法”。
這一年,國家公務員招錄人數達到8271人﹔一年后上升至10282人,首次突破一萬大關。公務員考試已經從最初隻涉及中央29個部委、462個職位的小范圍招考,變成國家各級政府機構招錄新人的唯一途徑,一大批街道辦、派出所等最基層的公務員職位進入公務員考試的招考范疇。
隨著公務員考試在各級政府機構中的逐步普及,一些基層政府機構公務員職位由於競爭比例低、報名限制條件少,開始受到關注與熱捧。
與此同時,來自於體制外的沖擊,也使公務員考試不再像10年前那麼令人激動。2001年,日本通產省在一份白皮書中首次提到,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同年,中國加入WTO,跨國公司開始從競爭性領域進入壟斷或准壟斷領域,金融性投資大大增加。公務員已經不是唯一令人羨慕的職業,西裝筆挺、出入高檔寫字樓、平時炒股、年底分紅的外企白領,成為時代的新寵。
2005年,在一家私企工作的李梅(化名)報名參加了北京市公務員考試。這一年國家公務員報錄比首次突破“30大關”,達到37:1﹔地方公務員考試同樣也是如火如荼,競爭激烈。“那時,社會上已經在討論公務員考試過熱的問題,但公務員工作穩定、工資福利都有保障,還是很有吸引力。”李梅說。
為了盡快通過公務員考試,李梅報了一個培訓班,利用周末的時間上課。“培訓班很多,考試的各個環節都有專業老師輔導。來上課的,很多是和我一樣在職考試的人,工作了這麼多年,再參加考試很不適應”。
最令李梅頭疼的是筆試部分。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達到60分以上、兩科成績達到105分以上,即可獲得《北京市公務員筆試合格証》,在此証有效期內,可與各行政機關通過“雙向選擇”的辦法落實就業單位。
考得合格証后,李梅報考了北京市一街道辦事處,隨后參加了面試。“當時兒子剛剛兩歲,老公又在外企上班經常出差,想讓我在街道找個工作,雖然掙得不多,但工作穩定,又有保障,而且離家近,可以多些時間照顧孩子”。
“工作穩定,又有保障”是當時社會對公務員的普遍看法,然而入職后李梅發現,基層公務員並非如此。“街道像是一個筐,什麼工作都能往裡裝”,李梅說,一個地區的派出所、工商所、環衛所、學校、醫院等等都需要街道來做協調,例如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街道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啟動應急預案,協調組織各個分屬職能部門。
每天晚上以及周六日,街道都要留人值班,處理突發事件,“幸好單位照顧女同志,值班多排在周六日的白天,晚上值班一般是男同志負責,要在單位待一個通宵”。除此之外,“十一”、“五一”,越到節假日越忙。這些年來,多數大年三十的晚上,李梅都在外邊檢查煙花爆竹燃放。
40歲時,李梅在單位中升任正科長,成為老資歷的中層干部。提起福利待遇,李梅說,2005年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街道工作時,福利分房政策就已經取消,升任科長后,李梅稅后月工資達到5000多元,“雖然工資福利都不是很高,但也有優點,收入有保障、工作穩定、沒有績效壓力,這一點尤其難得。”李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