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①:日照港帆船出海。 |
![]() |
圖②:萬坪口生態廣場。 |
![]() |
掃描二維碼 |
日照
素有“東方太陽城”美譽,全國沿海十大港口之一,是魯南地區唯一出海口和中西部、中亞地區的便捷出海口,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與土庫曼斯坦第二大城市土庫曼納巴特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
盛夏日照,藍天如洗,白雲如絮,碧海如鏡,清風如熏。雖是酷暑,日照卻涼爽宜人。記者從“熱情似火”的濟南而來,每個毛孔盡情綻放。不過,內心卻感受到另一種熱:到處涌動著“一帶一路”熱潮。
“日照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和節點城市,有‘兩港通四海,一橋系歐亞’的美譽。”日照市委書記楊軍娓娓道來,“我們要抓住‘一帶一路’戰略的難得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對接東北亞、聯通東盟、服務中亞、輻射內陸中發揮積極作用。”“萬峰高處任憑欄,大海東流縱目寬。”吟誦明朝日照人胡承烈的詩句,追蹤“一帶一路”熱潮,記者觸摸到了日照人的特質和情懷:開放包容。
淵源
歷史記憶裡的繁華石臼
“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笨拙地念著這個拗口的稱謂,記者心生狐疑:“這個說法有出處嗎?”有句話溜到了嘴邊:別是你們自己冠名的吧?
這之前,日照鄰居連雲港常這麼說,沒想到日照人也是張口即來,並引以為豪。
“當然有!”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郭長海急了,拿出了原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三個部門的聯合發文,標題即為“關於增加日照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函復”。
新亞歐大陸橋的零點,就在日照火車站。記者來到火車站旁的日照港,登上石臼港區高處,憑欄遠眺:前方,船進船出,笛起笛伏,或從日韓來,或往澳洲去﹔后方,數百米外,一列滿載集裝箱的火車正緩緩出站,將從新疆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直達荷蘭的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全程上萬公裡。
日照港分石臼、嵐山兩大港區,已建成53個泊位,年吞吐能力3億噸以上。日照港集團黨委工作部部長鎖旭升介紹,為了推動港城一體、海陸統籌,日照投資170億元,正在對石臼港戰略性調整,“老港區將以集裝箱和郵輪為主,原先的大宗散貨泊位,將逐漸南移至10公裡外的新港區。”
石臼港的昔日繁華,留在歷史的記憶裡。翻開1885年版的《日照縣志》,有這樣的描述:“江淮紅粟達神京,轉運都由石臼行。”
日照經略海洋久長,舊有八大海口,石臼僅是其一。若論昔日繁盛,夾倉不輸石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日照縣知事佟國贊下令,凡在夾倉經商者,一律免除稅賦。夾倉商號林立,萬商雲集,閩浙客商緣海而來,晉陝駝隊鈴鐺而至,商船穿梭於海參崴、朝鮮、日本。
夾倉社區會議室,挂著一幅古鎮復原圖。“市裡有規劃了,要恢復夾倉古鎮,建成江北水城呢!”社區副書記白俊平眼神裡充滿期盼。
“日照是陸海‘絲綢之路’源頭之一,”楊軍說,“這裡自古種桑養蠶,2002年發掘的漢墓,出土了大量刺繡、漆器,獲評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其刺繡紋理清晰、色彩華麗,為北方罕見。”
記者找到了楊軍觀點的佐証:2008年12月,在一次“古青州與絲綢之路”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的專家學者認為,日照所屬的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中國茶葉、絲綢、瓷器,曾風靡歐洲,品中國茶、穿中國綢緞、收藏中國瓷器,成為上層社會時尚。日照絲綢業長盛不衰,蠶絲總產目前居山東省首位。日照海通繭絲綢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繭絲生產、出口基地,年出口創匯1200萬美元。
上世紀60年代,日照實施“南茶北引”,茶產業迅速崛起,與日本靜岡、韓國寶城並稱世界三大海岸綠茶城市。去年,日照茶園面積20萬畝,佔全省六成﹔產量1萬余噸,佔全省75%。
胸懷
開放包容謀求合作共贏
從波濤滾滾的日照港出發,一條鐵路蜿蜒西行,橫貫平原峻嶺,跨越名山大川,穿行雪山牧場,直達新疆阿拉山口。沿途村落掩映山水,村民怡然自樂,橋梁凌空飛架,景色壯美瑰麗……
日照市博物館,瀏覽百米畫卷《日照陸橋萬裡圖》,恍作一次神州漫游。陸橋風光盡收眼底,萬裡江山一覽無余,畫面氣勢磅礡,細節精致細膩,令人屏氣靜息,陶醉其間,流連忘返。
201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日照市政協成立30周年。籌劃紀念活動時,政協主席李守民醞釀:組織一批日照畫家,赴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城市採風,用巨幅畫卷形式,反映陸橋城市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宏偉壯麗的自然風光、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
方案很快擬定:畫作長130米,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市政協成立30周年﹔寬90厘米,以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選取與日照港有經貿往來的16座城市採風﹔同時出版一本攝影集、一部電視紀錄片、一本紀實散文集。
經過精心准備,6月8日,李守民率領16位畫家以及攝影、攝像人員和媒體記者,背上行囊,乘上汽車,從日照出發,橫跨5個省區,途經20多座城市,翻越六大山脈、26座名山,跋涉九大河流湖泊,歷時一個月,最終到達阿拉山口。
畫家們白天跋山涉水,寫生繪圖,晚上查閱資料,切磋交流。根據分工,每人負責一座城市,其他畫家集體會診,共同把握自然景觀脈絡,感悟歷史文化精髓。
採風之旅,也是交流、推介之旅。“每到一處,我們都與當地政協座談交流,探討加強兩地合作。”日照市政協副主席、畫卷主創之一林玉營向記者回憶。
採風歸來,歷經百日嘔心瀝血,百米長卷橫空出世,先后在北京、鄭州等地巡展。
12月19日,在日照博物館首次展出時,陸橋沿線城市的政協領導慕名而至,在長卷中輕易找到了自己的家鄉,十分興奮,紛紛蹺起大拇指:“我們沒花一分錢,卻跟著沾了大光,得到這麼好的宣傳,日照人了不起!”
“新亞歐大陸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沿線城市的共同資源,我們應該秉持開放包容心態,謀求多領域交流合作共贏,絕不能唯我和排他。”楊軍說。
人們在盛贊畫卷藝術價值的同時,更推崇畫卷折射的人文價值:日照人的寬廣胸懷。
追夢
日照號風帆的跨海追尋
古銅色皮膚,長發飄逸。7月11日,航海英雄翟墨出現在中國航海日論壇,閃光燈閃爍得令人眩暈。在外界眼裡,翟墨儼然已是日照城市形象代言人。
600多年前,鄭和率領龐大船隊,航行世界,犁出“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600多年后,翟墨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航跡,單槍匹馬環行世界,創下中國人首次單人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的奇跡,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和諧、百折不撓、拼搏進取的民族精神,也把中華文明包括日照推介給了世界。
2007年1月6日,日照世帆賽基地熱鬧非凡,數千目光聚集在一艘帆船上,帆船的船沿上寫著“水上運動之都——中國日照”。翟墨升起風帆,緩緩起航。
從那天起,日復一日,人們心懷忐忑,目光追隨著“日照”號,過黃海,越東海,達南海,經雅加達、馬達加斯加、南非好望角、巴拿馬,穿莫桑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漫長的兩年半后,2009年8月16日,望眼欲穿的人們又聚攏到世帆賽基地。天邊的白點漸漸變大,當還原成一艘銀色三角帆船時,人群中歡聲雷動,不少人熱淚盈眶。
單人環球航海艱辛、凶險、孤獨,挑戰人類生存極限。翟墨憑借力量、意志和智慧,擺脫死神和海盜糾纏,航行三萬五千海裡,途經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書寫了種種傳奇:
在印度洋,遭遇五天五夜風暴,連續120小時手不離舵,體力透支,險些虛脫。生死關頭,隻好硬闖美軍基地,美軍如臨大敵,將他扣押。得知他是孤身航海者后,大兵們態度十分友好,幫他修好損壞的船舵,還熱情為他送行﹔
聖赫勒拿島,大西洋深處的一座火山島,連飛機也無法到達,拿破侖長眠於此。因為拿破侖的一句話,他歷經千難萬險登上島嶼,在拿破侖墓地的留言簿上寫下:東方睡獅已經覺醒!
離開開普敦時,碼頭上所有船隻為他鳴笛送行。這是他環球航行中最自豪的一件事。他們並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們認識帆船上高揚的五星紅旗,知道有一個中國人,穿越好望角,戰勝殺人浪,來到這裡。
歸來的翟墨,殊榮等身: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授予他“單人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中國第一人”稱號﹔國家海洋局聘請他為“海洋公益形象大使”﹔中央電視台評選他為“感動中國”2009年年度人物……
媒體報道翟墨時,紛紛稱他是“中國魯濱遜”。翟墨不喜歡這個稱呼,“魯濱遜的故事是‘求生’,我的故事是‘追夢’。”他說,他的航行其實是一種歸來,對於海洋傳統、海洋理念的回歸。離開海洋太久的中國,需要重新打量那片深藍色的領域,而日照人正在扎實地踐行這一理念。
親商
一縷鄉情引來商客無數
“為了我一句話,開發區管委會一下子移走了136棵柳樹。這裡的創業環境非常好,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借助翻譯,韓國籍的禹善柱贊不絕口。他是山東現代威亞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總經理,來中國已兩年多,能聽懂簡單的漢語。
威亞廠區周圍有一排垂柳,春天時柳絮紛飛,給企業生產干擾不小。汽車發動機是極精密部件,柳絮一旦黏附在關鍵部位,極可能造成發動機泄漏。
今年3月,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走訪威亞公司時,禹善柱表示,希望今后廠區周邊綠化不再種柳樹。
一周后,禹善柱無意中瞥了一眼窗外,呆若木雞:咦?那些柳樹呢?怎麼都不翼而飛了?
威亞是韓國現代集團在日照的獨資企業,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投資10.3億美元,是山東最大的利用韓資項目。在威亞帶動下,開發區已有31家相關企業進駐,總投資26.3億美元,形成從模具到發動機等較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現在,開發區除汽車產業外,還形成四大臨港產業:糧油食品、漿紙及印刷包裝、海洋裝備制造和臨港物流業。
說到威亞落戶日照的經過,不能不提到現代汽車集團副會長薛榮興。薛榮興祖籍日照莒縣,是現代汽車“中國戰略”的操盤手。
日照打足了“鄉情牌”:每次組團訪韓都登門拜會,介紹故鄉變化,邀請他回鄉訪問。2004年9月,日照市副市長毛繼春率團赴韓招商時,又專程拜會他。
薛榮興禮貌地問:“我能為故鄉做點什麼呢?”毛繼春言辭懇切:“特別希望‘現代’到日照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薛榮興打著哈哈,顧左右而言他。
“對投資方來說,鄉情固然重要,理性更加重要。”薛榮興事后坦陳。
2004年11月,薛榮興派中國事業部部長等人,到山東考察汽車發動機項目投資地。臨行前,薛榮興特地交代,讓他們順便到日照試探性考察一下。
考察人員回國后,向薛榮興詳細匯報他們的感受。2005年7月,薛榮興親自赴日照考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真沒想到日照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薛榮興果斷下了決心。
從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到2007年4月第一台發動機下線,威亞僅用了135天,開創了全國外資大項目建設新速度。如今,威亞的發動機除滿足中國市場外,還運往韓國、俄羅斯和日本。
人民網共享絲綢之路專題鏈接: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8215/373565/386893/index.html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29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