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①:寧波老外灘。 |
![]() |
圖②:寧波三江口。 |
![]() |
|
![]() |
看更多內容 |
寧波
寧波地處東南沿海、長三角南翼,是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天一閣與寧波港是城市兩大標志。 寧波人文積澱豐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書藏古今 港通天下
寧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八個字,是今天寧波的城市宣言,也是寧波人的驕傲。
“風雨天一閣,藏盡天下書”。隱於寧波老城一條偏巷中的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幾百年來,無論風雨如何交加,這座小樓只是沉默地牢守寧波的文脈。
老城的另一頭,元代的永豐庫遺址裡,千年前的斑駁紅石圍住鵝卵石,組成庭院過道、排水溝、一方小井、一條古磚鋪成的甬道。“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發現的古代大型倉庫。2002年挖掘時,出土最多的就是瓷片,宋元時期六大窯系中,五大窯系的產品都有。這說明,永豐庫與‘海上絲綢之路’關系密切。寧波市中心,奉化江、姚江、甬江三江交匯,遙想當年,這些貨物就是從此裝船,發往世界各地……”寧波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副研究員傅亦民的話,在記者面前展現出了一幅背景悠遠的畫面。
翻開《寧波市志》,這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站之一,記錄井然。
公元前473年,甬江流域就建有句章港。至唐代,明州港被列為開埠港口之一,是溝通東南亞、南亞及阿拉伯各國的主要港口,日本遣唐使屢屢由此入境。越窯青瓷從寧波港出發,最遠銷到埃及開羅。
在北宋,明州港是當時五大港口之一,朝廷在這裡設立了類似海關的市舶司。
南宋,明州港更是繁華,朝廷撤掉了杭州、溫州、秀州(今嘉興)、江陰四地的市舶司,隻剩下明州一處。
元朝,明州港改名慶元港,仍為日本、朝鮮及東南亞、西亞諸國貿易重要口岸,遠航可至歐洲威尼斯、非洲利比亞。
明代海禁。清時仍是東海大港,1685年,清政府在全國設置了4個海關,浙江海關就設在寧波。1844年寧波外灘正式開埠,比上海外灘開埠早20多年。
2011年,國家文物局要求由寧波牽頭聯合9個城市開展海上絲綢之路的申遺,目前已列入國家申遺的預備名單。
有趣的是,寧波的人文薈萃,與港口興起的時間基本重合。
由唐至清,寧波出了2432名進士,狀元12人。從唐代書法家虞世南、南宋詩人張孝祥、明代大儒王陽明到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再到近代柔石、潘天壽、沙孟海等名士文脈相繼,又有包玉剛、邵逸夫等寧波商人名聞天下。
上林湖、保國寺、慶安會館、天童寺……循著這些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景物,可以觸摸到寧波歷史的脈搏:寧波人靠海而生,寧波以港興市,並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成為東海岸一顆閃亮明珠。
天然良港 千年不衰
歷經千年而不衰,首先就是寧波港“天生麗質難自棄”。天然深水良港,航道水深基本超過30米,已故船王包玉剛曾說:“寧波港擁有全球最好的水深條件。”此外,北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無須修建防浪堤,投資省、效益高﹔后方腹地寬闊,對發展港口堆存、倉儲和濱海工業極為有利。
視野再放遠,寧波處於環太平洋國際運輸主航道上,以寧波港為原點,畫一個1000海裡的輻射圈,香港、高雄、新加坡、釜山、大阪等環太平洋重量級港口盡在圈中﹔向后看,位於長江黃金水道入海口,背靠中西部廣闊腹地,寧波處於戰略要沖。
今天,站在北侖區明州路301號寧波港大廈的27層樓頂,眼前是一幕壯觀景象:遠方的碧海,巨大貨輪緩緩駛入﹔泊位上,紅色的腳手架林立,靈巧地抓下一個個集裝箱,繁忙而有序。
“上半年,寧波港貨物吞吐量完成2.64億噸,同比增長9.2%﹔集裝箱吞吐量完成930萬標准箱,同比增長12.5%,在沿海主要港口增幅裡排名第一, 實現了逆勢上揚。”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偉興奮地說。
在經濟低迷期能如此長足發展,殊為不易!秘訣何在?蔣偉分析,一是戰略調整,僅今年上半年,寧波港調整了50多條集裝箱國際航線,航線總數達230條左右,遠洋干線佔一半。二是不斷拓展腹地市場,與地方政府合作設立了省內9個無水港和省外3個無水港,集中貨源通過寧波港發往各個目的地,上半年,無水港業務量完成25.5萬標准箱,同比增長超過20%。
但天然優勢絕非寧波港最大的競爭力。寧波港創造的每15秒裝卸一個集裝箱的效率,至今保持著每小時裝卸集裝箱的橋吊單機效率世界紀錄。6月27日,全球最大集裝箱船“美杰馬士基”輪首航寧波港。目前,該型船舶在全世界投用了9艘,其中8艘來過寧波港。
“海鐵橋聯動”戰略,將帶動寧波港再次起飛。目前,有兩條鐵路線、三條高速公路直接跟港區相連,公路、鐵路、水路三路輸運中轉,成為很多港口不具備的優勢。港鐵聯通國鐵,寧波港用海鐵聯運串起海陸絲綢之路,遠至“三北”——西安、蘭州、新疆。“僅僅半年,這部分箱量加起來超過總量5萬標准箱的1/10,同比增長15.5%。”蔣偉說。
這意味著,寧波港已成為連結亞歐大陸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雙星拱月 后來居上
港口做大需要強大的陸域經濟支持,杭州灣大橋由此而建,杭州灣新區應運而生﹔2008年,梅山成為中國第五個保稅港區,也是中國距國際主航道最近的保稅港區。杭州灣新區和北侖梅山產業集聚區,是令人矚目的寧波未來發展“雙子星”。
“變化快”,成為老外對杭州灣新區的一致評價。4年前剛起步時,在新區隻能看到廣闊的灘涂,幾個建設工地上,機器轟鳴。這難壞了為新區制作宣傳片的創意公司老總魯曉東:“我記得,實在找不出鏡頭可以展示,隻能到別的開發區剪輯資料借用。”
但現在的杭州灣新區大不一樣:一幢幢高層住宅樓拔地而起,猶如上海。
雖然“選資”條件苛刻,但願意到杭州灣新區的投資者還是紛至沓來。今年1—5月,新區已經接待海內外各類大型投資考察團近百批次2000多人,天天有商務客人。按照今年目標,新區工業產值將首次突破千億,並且突破“兩個300億”,即引進項目總投資300億,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0億。
對此,寧波市委常委、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馬衛光深有感觸:“為什麼招商能這麼順利?除了區位優勢,更靠以誠待人:不光是有諾必踐,那些外圍配套設施,比如綠化、環保、醫院等,都同步跟上,規范的做法和良好的服務意識,恰恰是‘高大上’企業最認可的。”
從新區的人力結構可以看出產業結構:截至目前,新區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6名,包括院士4名﹔累計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2.1萬名,總投資額56億元的康龍化成生命科技產業園項目,建成后還將帶來中高端科研人員8000名。
暑天驅車來到北侖梅山產業集聚區,首先是眼前一片清涼:這裡的天空一碧如洗,遠山青翠欲滴。寧波對梅山的定位是:建成“千億級國際貿易島、千億級財富管理島、國際化藍海休閑島、網上絲綢之路試點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業集群。
“一艘18000標箱的大船,如果排在火車上,等於360公裡長。做大國際貿易量沒有天花板。隻要加快流轉,帶動資金流、人流、物流,就能破解發展之題。關鍵還是在提高港口競爭力上多加謀劃。”北侖區代區長、梅山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胡奎在思考的問題,不只是簡單的建設和引資:
比如,進出口不平衡導致的空箱率怎麼破解?一年在寧波港停留的海員有50萬左右,以前大部分在船上,這可能是之前從未注意到的一塊寶藏﹔對提升港口競爭力,也有了清晰思路:首先保証港口裝卸效率、港口收費有競爭力﹔二是到貨后通關必須便利化,機器查驗百分之六七十﹔三是貨物離開港口到終端,集輸運必須便捷,收費合理,而且通暢。
文化搭橋 東西交融
寧波市外經貿局展示廳內,有一張特殊的地圖:它的原件珍藏在佛羅倫薩市政廳的古代地圖藏室裡。這是一幅由15世紀意大利工業師手工繪制的地圖,題為“中國”的地圖上,由拉丁文標示的“寧波”非常醒目。
這是2005年佛羅倫薩市贈送的珍貴禮品——手繪地圖的復制品。起始於數百年前的交往,代表著佛羅倫薩和寧波的緣分,也促成了今天兩個城市變成友好城市。
如今,佛羅倫薩贈送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大衛》復制青銅雕像落戶於寧波大劇院廣場﹔寧波回贈佛羅倫薩的石刻“文臣武將”放置在Villa Vogel公園,已成了佛羅倫薩的一個標志性雕像。
“對外交流的涵義,絕不僅限於貿易。文化引進來、走出去,對寧波來說,內涵更寬廣,意義更重大。”寧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洪嘉祥說。
2009年開始,寧波舉辦兩年一屆的國際港口文化節。國際港口文化節得到國際城市和港口協會的支持,這是寧波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國際性組織挂名的節慶活動。
你來我往中的國際交流中,傳遞了今日寧波的城市精神:誠信務實的精神不改,開放創新的活力不減,拼搏開拓的勇氣不變。
版式設計:宋 嵩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2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