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周素雅)日前,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在接受人民網《財經1+1》欄目專訪時表示,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從美國等國家引進了計算機,因為技術弱勢,隻能在外國代表的監控下運作、使用,而且其運作使用成本和代價極高,這被稱作“玻璃房子故事”,這也是我國計算機行業的恥辱。
“80年代超級計算機作為一個國家的戰略裝備,其意義幾乎可以和兩彈一星同台比較。”歷軍介紹說,“80、90年代,國際上對中國大型計算機實行禁運,中國人不許購買這樣的機器。因為國家勘探石油必須要有超級計算機支持,后來通過很多渠道從國外的企業購買了一台計算機。但是,簽訂的商業合同規定這台機器隻能用於模擬石油地質構造,而且使用時,機器必須封存在玻璃房子裡,那時企業還安排了一個外國人過來,隻准這個外國人進入玻璃房子操作計算機。”
“那叫玻璃房子的故事,這個故事對計算機行業來說是一種恥辱。”歷軍表示,玻璃房子的故事激勵了一代中國計算機科研人員,我國科研人員為了摘掉這個帽子從90年代開始發奮圖強開發自己的超級計算機。
“我印象特別深,我們這些科研人員,每天沒日沒夜地干,把計算機當成自己的孩子,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我們花了近20年時間,終於擺脫了困境。現在中國的超級計算機性能已在全球已處於數一數二位置,而且在全球的超級計算機排行榜上,中國擁有的計算能力也在逐年提高。”歷軍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