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芳曼
目前我們還沒有陷入通縮,必須正視通縮的危害
記者:去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回落,截至1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已連續33個月負增長。不少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稱,“中國陷入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通貨緊縮局面”。事實果真如此嗎?
姚景源(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經濟學界普遍認為,當CPI連續3個月以上或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可以認定為出現通貨緊縮,簡稱通縮。從目前的數據看,我們還沒有陷入通縮。不過,2012年下半年以來PPI持續下降,2014年11月CPI隻有1.4%,2015年CPI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因此,我們確實要高度警惕通縮壓力。
記者:有人認為,通縮意味著物價持續下跌,買什麼都便宜了,是件好事。
姚景源:通縮可不是好事。表面上看,商品價格便宜了,生活成本更低了。但是,物價回落會影響投資與消費預期。企業產品價格下降,預期收益減少,投資就會相應減少,就業就不會增加。消費者習慣買漲不買落,都等著買更便宜的東西,就會導致消費萎縮,企業產品就會積壓、滯銷,進而影響企業運轉與員工收入。
收入下降、大量失業、負債提高、財富縮水……這些都是通縮的危害。1929年至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通縮,日本長達20年的經濟停滯也是通縮。我有位朋友去年去日本旅行時,特意去了20年前留學時常去的一家面館。沒想到同一款拉面的售價與20年前一模一樣,還是680日元。乍一看物價一直沒漲是件好事,可日本人的工資收入也20多年沒漲,生活水平一直停滯,這不是好事。不消費、不生產、不投資,經濟活動就停滯了,怎麼能奔向全面小康呢?
當前通縮壓力更多的是“三期疊加”的結果
記者:觀察近年來的中國經濟,與通脹相比,通縮不算個熱詞。我們當下面臨的通縮壓力與過去的通縮有何不同?
姚景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1998年至1999年、2002年、2009年出現過三次通縮,主要是受到外部沖擊或突發事件的影響,導致出口急劇下降,加之內需不足,國內產能過剩,就出現了通縮。當時我們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待外部形勢好轉,經濟很快恢復了高速增長。因此,這幾次通縮都很短暫。
但當下的通縮壓力與以往不同。雖然也受到出口不足的影響,但更多是“三期疊加”的結果,是過於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結果,是經濟結構不合理所累積矛盾的集中爆發,更是我們步入新常態后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應對通縮壓力,靠加大投資、放鬆貨幣的老方法行不通
記者:既然通縮壓力的成因與以往不同,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當前的通縮壓力呢?
姚景源:與通脹相比,我們面對通縮的年份較少,對通縮的影響還不夠重視,應對通縮實際經驗與調控手段積累都相對不足。其實,經濟增速換擋期的主要風險不是通脹,而是通縮,更應關注的是下限。所謂底線思維,就是要防止通縮。由於當前通縮壓力主要來自於“三期疊加”,靠過去加大投資、放鬆貨幣的老方法進行調控是行不通的。要避免出現通縮的局面,還是要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下功夫。
在供給層面,應當加大力度化解產能過剩,不妨多採用“走出去”的方法。過去我們化解產能過剩,特別強調“淘汰”與“整合”,在“轉移”上下的功夫不夠。現在應該把視野擴展到國際上,利用“一帶一路”,更多地運用“轉移”的方法。以高鐵“走出去”為例,就能帶動上游鋼鐵、電子、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的產能消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招商引資既實現了自身經濟騰飛,也為發達國家化解產能過剩做出了貢獻。現在也是同樣的道理。加大“走出去”力度,既有利於我們調整結構,也有利於當地發展。我國現在擁有3.89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擁有一批裝備技術水平一流的企業,我們有能力、有條件支持企業“走出去”。
記者:在國際市場復蘇仍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通過拉動內需來抵御通縮壓力呢?
姚景源:首先,應當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運行,這對穩定宏觀經濟很重要。房地產行業鏈條長,上下游關系到鋼鐵、水泥、家電、家具等諸多行業﹔房地產行業創造就業也多,跨省流動的男性農民工有一半是在建筑業就業。因此,要防止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促進其平穩回歸到常態。
其次,拉動工業投資。在目前產能過剩情況下,怎樣拉動工業投資需要有政策。比如,能不能利用加速折舊這個全局性政策。如果能把機器設備的固定資產折舊期從10年縮短到6年,就等於是為企業進一步減稅減負,可以提高企業投資積極性,拉動裝備制造業和上游原材料業的增長,也可以帶動裝備制造業從中低端向高端升級。不過,加速折舊如今遭遇了產能過剩與通縮壓力。為了消除企業資金上的顧慮,國家不妨借鑒上世紀80年代的企業技術改造貼息政策。企業加速折舊的銀行貸款利息由政府出,形成企業願意貸、銀行敢放貸的局面。如果我們用3年時間使制造業的裝備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當世界經濟走到一個新的發展周期時,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將更強。
再次,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我國中西部與東部、農村與城市的基礎設施差距還很大,需要補齊短板。
此外,還要通過改善民生來促進消費。要通過提高收入水平讓百姓有錢花,能消費﹔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百姓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要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讓百姓放心消費﹔還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讓百姓方便消費。
確實有可能面對通縮局面,但也不必過分緊張
記者:看來,防止通縮,實際上就是防止經濟失速。新常態下,拉動投資與刺激消費與過去有什麼不同嗎?
姚景源: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消費要發揮穩增長的基礎作用。我國有13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增長空間,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有利條件。而且我國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還很大,說明我們的發展潛力與增長空間很廣闊。不過,今后我們的消費不再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費,而是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要讓消費品市場更有生機,政府就不要過多干預,應當盡早清理各種約束性文件、行政審批和地方保護,要相信市場、相信企業,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投資要發揮關鍵作用。在外部市場不確定,拉動消費無法立竿見影的情況下,投資還應有所作為。按以往規律,投資總額中30%的錢會形成消費,因此投資與消費也密切相關。但是,這一輪投資必須要伴隨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基礎設施投資的主體應從地方政府轉為企業。
在目前產能過剩、外需不確定、內需不足的情況下,我們確實有可能面對通縮局面,但也不必過分緊張。2014年底,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復了35個基礎設施項目,上萬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今年穩增長打下了基礎,隻要我們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踏實落實五大任務,依然能保持經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