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精簡審批事項規范中介服務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網上並聯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2015年底之前全面完成項目核准制改革,原先的三十多項前置審批被精簡為兩項半。至此,2015年的投融資改革大幕已經徐徐拉開,重點改革領域及產業已經明確,一場屬於社會資本的盛宴正在開啟。
按照工作方案的時間表,2014年底初步完成事項清理工作,公布取消屬於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前置手續﹔2015年6月底,制度建設的主要任務基本完成,平台建設實現中央部門橫向聯通﹔2015年底,全面完成改革工作,實現投資項目網上並聯核准新機制,同時構建起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新機制。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介紹說,在精簡過程中,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為前置條件的,除確有必要以外,要通過修改法律法規,一律不再作為前置條件。如果法律和行政法規確實明確有些事項是作為核准的前置條件,也要根據改革的要求、改革的需要,通過修改法律法規不再作為前置的條件。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衛東對《經濟參考報》分析說,2015年的投融資體制改革政策,一是將以深化體制改革為主線,進一步取消和減少審批事項,擴大企業特別是央企、國企的自主決策權利,突出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二是將允許社會資本參與更多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投資和運營,在部分省市或項目試行PPP等特許經營方式,探索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基建投資的融資支持。三是將抓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良好契機,加強內陸沿邊交通、物流、倉儲、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提高沿海港口吞吐、轉運和通關能力。
“從投資需求來看,我國在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后,一些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的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正在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