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近期更是暴漲暴跌,但總體上處於低位運行。針對油價低迷,歐佩克國家以及俄羅斯等石油出口國為何都沒有斷然採取限產保價的措施?多次協商為何都無果而終?
由於對石油的廣泛需求和石油資源在世界分布的不均衡,我們可以把世界各經濟體分為石油淨出口國與淨進口國。前者的代表是歐佩克國家、俄羅斯、阿塞拜疆、加拿大、墨西哥、挪威等,后者的典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大多數經合組織國家(除加拿大、墨西哥、挪威等)、大多數東盟國家等,可以說后者包括了大多數國家。
從這個分類看,石油價格就成為了一個在淨出口國和淨進口國之間分配石油利益的工具。根據級差地租理論,不同資源所有者因為其生產成本不同,在基本上統一的市場價格條件下,各生產者獲得的利潤水平會很不一樣。因此,石油價格也代表了不同成本的石油生產國之間利潤分配的工具。石油價格下跌,最不利的當然就是生產成本最高的國家。
由於高油價時期豐厚石油利潤的滋潤,石油出口國普遍都有一定的“荷蘭病”,即利率上升、勞動力成本高、一般制造業缺乏優勢。同時,石油淨出口國政府利用石油利潤支持政府開支和社會福利支出,使其經濟對石油出口和高價格產生依賴性。更有一些國家利用石油利潤謀求地緣政治優勢,支持其對外政策與目標。
然而,石油價格又是商品價格體系中最為特殊的一個價格,它的特殊表現在它的高度國際化。從交易量來講,石油價格是全球最大宗的資源型商品,其最重要的特點是,全球石油交易的絕大部分採用美元來計價。與商品期貨市場相結合,石油價格成為波動性最強的商品價格。這一特點也使它超越了一般的商品價格,具有了金融產品的特性。甚至可以說,石油取代黃金,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世界貨幣體系的基礎,也就是說,世界貨幣的定價可以解釋為每貨幣單位價值多少桶的石油。
石油價格的金融化產生了一個復雜關系:資源力量與金融力量是合謀還是競爭?在復雜國際戰略的不同背景下,二者經常表現出不同的關系。在油價上漲周期內,資源力量與金融力量擁有共同利益,合作默契。但是,在油價下跌周期內,二者的利益就復雜化了,強勢的金融力量會引起石油淨出口國之間的分裂。比如1986年的油價雪崩,就引起了歐佩克國家內部爭相增產,最后逼迫沙特也放棄了產量平衡國的角色。
世界的金融資本可以說擁有共同的利益,基本上都與紐約和倫敦的金融集團保持著密切的關系。但是石油資源國卻是分裂的,以沙特、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等海灣國家等低成本石油生產國和加拿大、墨西哥、挪威等與國際金融集團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系,而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這三個國家卻有著強烈的動機謀求地緣政治上的優勢,並視石油收入為其有力的政策工具。但是,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都忘記了,它們的石油生產成本在石油淨出口國中幾乎是最高的。《華爾街日報》總結的2014年歐佩克國家財政平衡油價中,伊朗最高,為140美元/桶,委內瑞拉為121美元/桶,俄羅斯自己宣布的是114美元/桶。盡管海灣國家如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的財政平衡油價也在70美元以上,高於目前的國際油價水平,但是這些國家的增產潛力很大,可以通過增加出口來謀求財政平衡,並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上世紀80年代的石油價格雪崩,還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油價下跌,沙特等海灣國家(不包括伊朗)都在支持美國的做法,放任石油價格下跌,而不採取限產保價的措施。實際上,有上世紀80年代的經驗,限產保價通常無效,因為在各石油淨出口國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各國首先都會隻顧自身,而不可能保持合謀的長期有效性。(作者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