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需求不足、生產成本高企……中國外貿遇上一系列不利因素。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0.8%。這對於當前外貿形勢來說,極具挑戰性。
過去十多年來,外貿高速增長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從2012年開始,高增長態勢有所放緩,進出口增速開始回落至個位數。2014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僅增長3.4%,這是連續第三年未能實現預期增速,而2015年的增長目標已由2014年的7.5%降至6%。
為研判真實外貿情況,1月5日和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州考察,與來自廣州、深圳、中山的8家外向型企業負責人座談,聽取他們在對外貿易業務中的優勢與遭遇的難題。
雖然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曾研判,2015年我國外貿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不過,目前僅僅隻有1月份的數據就對今年全年出口給出悲觀的結論還為時尚早。仔細分析1月份出口下跌的原因,1月份經濟數據波動都較大,這是一個因素,去年虛假貿易帶來的高基數也是一個原因。
但我國外貿發展仍然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和新優勢,回暖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首先,我國仍然具備綜合競爭優勢,比如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配套完善、人力素質較高等。東南亞等地區國家近年外貿也快速增長,但與中國相比,綜合競爭力依然有較大差距。此外,我國產業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總體上呈結構性互補的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
其次,“一帶一路”將提振進出口。據海關總署初步測算,2014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進出口雙邊貿易值接近7萬億元,增長7%左右,佔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一。其中,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增長超過10%,進口增長約為1.5%左右。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這個數據還會進一步提升。
第三,新設立的津粵閩自貿區也有望對外貿發展起提振作用。隨著天津、福建、廣東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在未來將對中國外貿有明顯提振效果。
在投資不搞強刺激、消費增長制約因素較多的情況下,穩外貿將是今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隨著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優勢、新增長點逐漸形成,我國外貿回暖不是不可能。(記者 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