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眾籌市場面臨諸多挑戰

2015年02月23日06:0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洛杉磯2月23日電 (記者 廖政軍)一項新奇的創意,一群“任性的”(僅憑興趣)的投資者,通過一個互聯網融資平台就能讓項目發起方籌得實現自己目標和夢想的資金或資源,這就是時下風靡全球的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一種重要形式,眾籌起源於美國,隨后向加拿大、歐洲等地迅速發展,中國等新興市場更不可小覷。據世界銀行統計,2013年全球眾籌融資總額已達51億美元,其中歐美市場佔90%﹔預計到2025年其總額將突破960億美元,亞洲市場所佔比重有望大幅提高。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眾籌市場仍然處於起步階段,盡管增長勢頭迅猛,但面臨著監管難度大、專業化和標准化程度有待提高等挑戰。

北美和歐洲融資平台最活躍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一份全球眾籌報告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許多傳統的資本形成模式逐漸消失,同時衍生出強烈的資金需求,從而促使投資者和機構開發出新的融資模式,於是眾籌應運而生。報告稱,自2009年以來,全球眾籌市場高速增長,從最初僅5.3億美元的融資總額,暴增至2012年的27億美元,其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3%。

從地區分布來看,北美和歐洲是全球眾籌融資最活躍的地區。僅2012年,融資總額的95%就來自於北美和歐洲,其中北美地區佔比接近60%。從平台數量來看,美國目前有超過340家眾籌融資平台,在活躍平台數量上領先於世界,其次是英國87家和法國53家。全球各地的融資平台已為上百萬個項目成功募資,覆蓋社會公益、創業、藝術、影視、音樂、互動數字媒體等各種領域。

一直關注眾籌發展的美國新澤西州弗拉特·格林伯格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克·羅德裡克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眾籌市場現在還處於嬰兒期,美國市場規模也不大,但行業增長勢頭相當迅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在資本形成上依然資源分散,效率低下且成本較高,並且金融中介化因素明顯。而眾籌的出現,使得資本形成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所有的買家能夠直接與賣家在沒有傳統中介的情況下接觸。

羅德裡克說,眾籌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降低資本形成的成本,降低門檻,增加投資多樣性,使得籌集資金變得更容易。與此同時,眾籌也意味著全世界任何角落的投資人都能夠通過這一平台找到所謂的最佳交易。當然,眾籌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譬如這一行業需要越來越多的“散戶”投資人一起參與進來,同時行業標准化和專業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另外,眾籌需要為投資人提供“資產池”而不僅僅是個人資產,同時還需要為他們提供專業的資產管理。

美國硅谷中國跨境天使平台理事長詹朋朋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眾籌市場在支持創業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仍處於上升期。但這一市場也存在一定問題,例如,許多眾籌項目通過重金聘請公關公司制作精美的視頻、廣告推廣等手段吸引了眼球和資金,但是項目本身並不是特別好。“普通投資人更多的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影響,被精美的視頻、廣告所誘惑,尤其是一些很炫的產品。但是,產品很炫,不代表整個創業項目質量很高,因為創業項目成功的要素裡還有很多諸如團隊、營銷、競爭、內控等。”他說。

眾籌“是投資價值,而不僅是產品本身”

按照募資的形式,眾籌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捐贈型,一類是投資型。前者可細分為慈善型,即投資人投錢但不獲取物質回報﹔產品型,即投資人初衷是支持項目,但仍能獲取被投資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后者也包括兩種模式,一是股權型,即投資人投錢獲取的是被投資公司的股權。二是債權型,即投資人投錢成為被投資人或公司的債權人。目前,美國最普遍的還是捐贈型眾籌,尤其是產品型。其中的代表就是眼下影響力最大的眾籌平台“Kickstarter”。

Kickstarter是一家總部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眾籌網站融資平台,創立於2009年4月,始終致力於支持和激勵創新。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成功推出75579個項目,大約總共籌得14.4億美元的投資,而公司會抽取5%作為佣金。該公司發言人卡茲馬克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我們的宗旨是讓任何具有才華的普通人和藝術家不會因為資金而發愁,當然前提是,要有好的創意。”據介紹,去年美國一家智能手表制造商鵝卵石技術公司曾在Kickstarter上籌得接近1030萬美元,超過其目標融資額100多倍,成為全球至今最為成功的眾籌項目之一。

卡茲馬克說,大約300年前就已出現傳統意義上的眾籌,且屬於文藝類范疇。1713年,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為了將古希臘詩歌《伊利亞特》翻譯成英語,便承諾完成后會向每一位支持者贈送一本譯作,而這一創造性的承諾為他帶來了575人的支持,總共籌集了50多萬英鎊。“這和我們做的事情其實沒有太大區別,隻不過現在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讓更多人受益。”

陳航是一名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最近他與別人聯合創辦了一家名為Belleds的科技公司,並憑借kickstarter網站打響了頭炮。今年6月,該公司一個能播放音樂的無線智能LED燈泡項目僅一個月時間就已成功在Kickstarter網站上籌得超過10萬美元。他告訴本報記者,“眾籌投資人看中的是價值,而不僅是產品本身。”他認為,眾籌投資人對於待投資的產品和服務非常挑剔,因此發起方最重要的是如何出色地展示好自己的產品,吸引投資人願意支持。

此外,與產品型或慈善型相比,具有一定風險但收益更為直接的股權投資型眾籌模式近一兩年內越來越興起。在美國,房地產眾籌平台正成為市場上增長最快的一種股權投資型模式。率先將眾籌概念植入房地產行業的美國Fundrise眾籌網站聯合創始人丹尼爾·米勒告訴本報記者,該公司提供用戶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及旅游地產等各種類型的不動產項目,投資門檻隻有100美元。如果開發的項目要出租,投資者也可從租金獲利,或從房地產的升值中獲利。迄今為止,開發商利用這個網站已完成約30個項目的眾籌,總計1500萬美元,目前網站還在快速擴張。

美國法律監管方式趨於完善

作為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眾籌極大地擴大了公眾參與度,是一場去精英化、去平台化的大眾融資革命。但一旦出現違約,它給金融系統造成的系統性風險較高。因此,眼下各國都在加緊研究和嘗試對眾籌融資進行監管。

以美國為例,2012年初由奧巴馬總統簽署頒布的《促進創業企業融資法案》特別允許通過互聯網為創業企業的項目募集資金,為眾籌合法化開啟大門。該法案對眾籌提供了新的監管思路,特別是從強制注冊和信息披露重點轉向設定投資者投資上限,監管中介門戶與籌資人並舉。這樣既柔和又審慎的監管制度降低了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促進資本形成,又對投資者進行了有力的保護。

針對眾籌融資中無法採用股權激勵機制這一問題,該法案對美國1933 年《証券法》進行了修改,增加了適當減少籌資成本的條款。美國牧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賴萌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法律對股權投資型眾籌的監管一直是在兩大監管目的博弈中發展。一是保護投資人的利益,二是鼓勵創新、鼓勵中小企業發展、方便其融資要求、促進美國就業。另外,一個新的監管思路是通過監管眾籌平台的方式來間接監管眾籌。一方面法律規定,所有股權投資眾籌必須通過中間方進行,不能由融資企業直接操作。另一方面,法律要求每個中間方進行注冊,並對其有一系列的監管要求,比如要求其對在其平台上融資的企業進行背景調查,提供某些資料給監管機構。

當前,中國的眾籌市場也在蓬勃發展,但由於監管缺位,已經出現野蠻生長的局面。羅德裡克建議,首先,監管部門需要加強投資者教育,普及眾籌融資知識,充分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增強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其次,由於眾籌尚處於起步階段,許多問題和風險尚未充分顯現,因此監管法律應當以原則性為主,不必規定得過細。此外,眾籌平台必須實現完全透明化,不允許為任何特殊交易或是機構資金開綠燈。

(責編:宋煦冬)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