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人社部:農民工不再是取之不盡的“蓄水池”

2015年02月28日10:2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周素雅)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表示,近年來,農民工總量增長增速下降,農民工正在從無限供給轉向有限供給,農民工不再是取之不盡的“蓄水池”。

楊志明表示,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農民工在勞動就業、工資收入、技能提升等方面都面臨著新變化、新挑戰。

“第一,經濟增速放緩給農民工就業總量增長帶來壓力,但就業招工‘兩難’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為常態。”楊志明介紹說,從近年情況來看,農民工總量增長,增速下降,分布有新變化。

楊志明認為,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快遞業新業態,吸引大量農民工就業和創業。農民工就業正在從總量大為主向就業難、招工難“兩難”的就業矛盾轉變。他說:“這‘兩難’是市場需求結果,普工招工難反映農民工供給的有限性,技工招工難反映是轉型升級過程中技能人才的短缺性。”

第二,農民工工資收入增長放緩。楊志明介紹,多年來,農民工工資收入都是兩位數增長,進入“十二五”以后,前兩年仍然達到20%左右的增長,進入中后期以后逐漸下降,2013年增長13.9%,2014年增長了9.8%。農民工工資收入由以往的大幅增長向隨著勞動生產力提高邁入穩步增長。

第三,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呼喚農民工技能提升。楊志明認為,新常態是經濟轉型的加速期,也是農民工技能提升的機遇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僅僅是技術設備投資的提升,更重要是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技能提升。

“當前,農民工接受過技能培訓的比例總體偏低,大約1/3,缺乏技能使農民工成為現代產業工人的主要障礙,新常態下,農民工已經進入以技能促進就業的階段,不掌握技能,農民工往往是城市的過客,掌握了技能,解決農民工問題全盤激活。所以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是我們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性工程,也可以說是農民工適應新常態、實現穩定就業的當務之急、關鍵所在。”楊志明補充道。

(責編:周素雅、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