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的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將於2015年3月26日-28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習近平主席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講話。我們預計,“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可能成為論壇最熱的兩個詞。
一帶一路是“實”的部分,亞投行是“虛”的部分,實體經濟和貨幣的虛實結合,將大大強化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大循環,並深刻影響世界政治經濟治理格局。
有機構測算,未來10年間,亞太區域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8萬億美元,潛在空間巨大。包括中國在內的現有亞投行成員國,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金額為1.12萬億美元,而且這一投資額還在不斷增長。這對中國的高鐵、核電、工程承包設計和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相當於每年提供6萬億-8萬億元人民幣的大市場。
在優勢互補與互利共贏的理念下,“一帶一路”帶來的區域經濟整合新機遇與發展空間,磁吸效應越來越強,不斷釋放新活力。歐亞、歐非等幾個大陸板塊在交通、經貿等整合加快,市場鏈接將更為緊密,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繁榮與開放。
這也正是歐洲英、德、法、意等主要國家不顧美國強烈反對和阻撓,決心參與亞投行的主要原因。加入亞投行,是參與一帶一路的最便捷途徑。
形勢比人強。既然舊有秩序難以推動改變,最徹底的做法是“自己動手”。中國有這樣的底氣,也這樣做了。
越來越多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商界領導人對美國試圖破壞中國的新國際經濟倡議表示不屑。雖然中國這麼做不會只是出於樂善好施,而是為了推動中國經濟的更好發展並影響到地緣政治格局,但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巨大的投資機會,是西方主要國家無論如何也不肯忽視的。於是出現美國最堅定的盟友英國帶頭“叛逃”的戲劇性一幕。
美國很難辦了。孤立亞投行顯然已經破產﹔屈尊加入太丟份﹔頑固不加入,則孤立於世界經濟大勢。這種糾結的選擇,本質上還是緣於美國隻想得利、不想出力的自私自利算計。短期內美國絕不會入伙亞投行,因為那樣的話,真的意味著美國經濟霸權開始瓦解,這是美國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但長期看,世界政治、經濟的多極化已經成為時代潮流,美國終究會扭扭捏捏接受這個現實———為世界所拋棄的代價,美國承受不起。
美國外交關系學會網站16日刊登學者文章指出,美國正確的選擇是加入。因為美國隻有獲得了亞投行中的席位,才能在裡面發揮作用,同時還能確保幫助美國公司得到機會。文章稱,“現在加入很難不損傷美國的臉面,但美國可以從公開積極看待亞投行做起。”我們預計,美國未來的態度轉變,很可能從“積極評價亞投行”開始。
至於西方大國加入亞投行是否會造成中國權益和影響力的稀釋,這不成為問題。“稀釋”體現了亞投行最核心的理念———開放和包容。這一點正是中國牽頭組建亞投行與美國獨霸IMF和世界銀行的根本區別。在IMF中,僅G7就佔據40%的董事會席位,且美國以極少的出資卻要霸佔85%的否決權。
中國牽頭成立亞投行,不是為了“布施”,也不是為了“統治”,而是為了“合作”。出力大家出,有錢大家賺。出資額與投票權對等。我們不怕有國家願意多出錢,只是一條———那種出小錢、行重權的局面不會在亞投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