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事制度改革,本月迎來一周年。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改革一年來,受益最大的是注冊資本規模在10萬元以上的小微企業,改革后,這類企業大量涌入市場,相比2013年同期增加61%。改革也使小微企業的注冊時間縮短,其中近半數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以在5天內完成注冊登記。改革前注冊的小微企業辦理營業執照所需的平均費用為723元,改革后減至272元。參與此次調查的北大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主任李強介紹說,上述費用不僅是証照費用,還包括在申報証照過程中的其他支出,如“人情支出”等。
對話背景:全國商事制度改革一周年
對話人物:北大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主任李強
對話緣起:商事制度改革與小微企業評估報告
報告把商事制度改革具體為7項措施
北青報:其實,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商事制度改革是什麼?
李強:我們在報告裡把這項改革具體為7項措施,如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部分前置審批后移,“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制度”,工商注冊網上辦理服務,啟用電子營業執照,住所申報登記制度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大家不太熟悉第一個,“實繳”改“認繳”就是原來企業注冊說有10萬資本,就得把10萬資本拿到政府部門過一遍,現在不需要了。年檢變年報,以前是工商部門每年去檢查,現在隻要企業在網上更新信息就可以了。
我們可能覺得是很小的事,到了基層就是非常大的事。以前公司想要注冊,要跑很多趟。你需要注冊資金,不少人為了准備注冊資金找中介公司,甚至造假。你需要首先辦好各種許可証。所有這些手續都要跑各種政府部門。比如辦住所証明,要到街道辦事處去開,有時會相當麻煩,並不是所有部門的辦公人員,都能秉公辦事。
改革讓注冊企業想請人吃飯都找不到人
北青報:從調查來看,這項改革舉措的效果怎麼樣?
李強:我的研究方向是政治學,對最近幾十年來政府職能轉化的改革有過研究。我個人總的印象,以及同我一起負責調研的幾位經濟學、管理學教授總的感受是,以商事制度改革為代表的改革,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最動真格、最徹底的一次簡政放權的改革。
北青報:您用了兩個“最”。
李強:從我們的研究判斷,上世紀90年代后,政府總的傾向是在擴權,現在的傾向是在放權。
北青報:報告裡說,改革從制度上促進了廉政建設,怎麼理解?
李強:政府轉變職能是從制度建設角度促進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政府官員腐敗的重要原因在於政府權力太大,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扭曲,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處於主導地位,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企業的生死存亡。調查發現,改革確實改變了政府的形象。
北青報:比如哪些地方?
李強:像東莞,改革試點從2012年5月開始。在東莞,注冊大廳變得跟銀行大廳一樣,注冊企業是“5115”制度。注冊排隊拿號不超5分鐘﹔排隊叫號不超1小時﹔正常情況下,企業注冊資金不需實繳,企業場所不需提供証明,1天內就可拿到營業執照﹔最長的情況下,5天內要讓企業拿到執照。這種由一個政務大廳統一辦理公司注冊的情形在各地已普遍推行。
另外,東莞採取比較好的一條龍服務,建立商事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由市長挂帥,並由一位副秘書長牽頭,利用政務網絡,把証照的相關部門聯系起來。工商部門發完執照后,將執照信息輸入政務系統,寫明開業還需要哪幾個証,相關部門必須在一個星期內去審核是否合格能否發証。注冊企業的個人不需要跑了,基本上,連一頓請人吃飯的機會都沒有,見不到人了。
商事制度改革會帶動政府機構改革
北青報:商事制度改革促使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
李強:中央是把商事制度改革當作“先手棋”、“當頭炮”,詞用得很好。以它為抓手,解決了經濟運行中的企業主體與市場的關系。像東莞那樣改革比較徹底的地區,十幾個部門管理經濟的方式都發生了根本變化,政商關系改變了,政府職能轉變了。職能轉變的下一步,會帶動政府機構的改革。
北青報:商事制度改革的其他作用呢?
李強: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東莞,改革前注冊小微企業和個體戶43萬,改革至今已達63萬。
配套改革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關鍵
北青報:商事制度改革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嗎?
李強: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配套改革,形成統一機制,統籌政府相關部門,協同落實改革,真正讓企業享受改革紅利。
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不僅要工商部門全面推進已出台的改革舉措,也需要各種許可証的辦理程序更為簡捷透明。我們的調查顯示,辦齊各種証在改革前需要30天以上的比較多,改革后近半數認為需要20天到30天,時間還是較長。
如何從注冊前的審批轉變為事中事后的嚴格監管,是個大問題。調查中了解到,工商部門正探索對市場主體實行“寬進嚴管”相結合的新思路,其中最具制度創新意義的是強化信用約束機制,構建以信息公示、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
信用約束機制的效果在一些較早實施的試點地區已顯現。這些地區借助政府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布企業基本信息、審批許可資質信息、違法違規不良信息、表彰獎勵信息等內容,形成眾多政府部門和相關社會機構監督的網絡平台,在企業監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個制度對企業有很大威懾作用。譬如食品企業銷售了不安全食品,現在的做法是政府給予處罰,但很少人知道企業的行為。信息公示系統建立后,企業所有獎懲信息都會記錄在信息平台,政府其他機構、銀行乃至消費者都可查看,這對企業是很大的制約。調查中發現,相當比例的企業認為建立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能增強企業自律。
充分發揮信息監管平台的作用,也需要政府各部門統一協調。實施配套改革,統一協調各部門的行為,恐怕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關鍵。
由學術機構進行第三方評估很有必要
北青報:為什麼會想要做商事制度改革的評估報告?
李強:去年3月全國開始商事制度改革,我們非常關注。如果能對此有一些調查評估,調查結果既可為政府公共決策提供參考,也可為學術界研究小微企業積累數據和資料。所以,我們當時就跟國家工商總局寫了報告,希望開展這方面調查,並希望他們能提供支持。
北青報:為什麼要向國家工商總局尋求支持?
李強:做調查需要有一個抽樣框,就是從哪些企業中選擇調查的樣本。沒有工商總局支持,沒有企業注冊數據庫,抽樣框獲得就會困難很多,也可能不夠准確,影響調查質量。此外,還需要在各地與小微企業座談,與工商管理部門座談,這也需要地方配合。
北青報:工商總局反應如何?
李強:他們很樂意,他們也希望從第三方機構了解社會及企業對商事制度改革的評價,了解小微企業的實際狀況。我們在調查中各地工商局給了不少支持。中國目前進行企業調查是很難的,很多企業主太忙,不願接受訪問。由於有政府部門支持,問卷應答率相對較高,使我們收集到一些寶貴的小微企業數據。這些數據不僅使我們完成了對商事制度改革的評估報告,還可以將來開放給學術界。
北青報:最近第三方評估比以前多?
李強:以前有但很少,現在越來越重視。現在為什麼可以做,一方面民眾對政府政策的實施情況有了解意願,學術機構、社會機構有熱情去做,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有另外一個視角來了解政策的情況。
北青報:在報告結尾,提及希望政府探索將第三方評估常態化?
李強:我們希望政府不僅通過下級匯報來評估,或者一些自己的研究機構來評估,我們認為還可以通過學術界來提供評估。有時候,我們的報告政府很不喜歡,但“不好意思”,負面隻能負面,我們畢竟是學術機構,不能聲音都跟政府一樣。我們是做學問的,是學術中立的機構。 本組文/本報記者 鄒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