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設全面啟動
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這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出台后國家批復的第一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規劃》的落實,短期內將讓中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潛力得到充分釋放,助力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長期看,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涌現將加快中部地區的全面崛起及區域一體化,在讓各區域發展更加均衡的同時,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蓄積元氣。
1 政策馳援中部崛起
長期以來,“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一直是中國經濟地圖的一種“經典”劃分,而各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恰恰是這種分法的依據之一。如今,隨著發展規劃的出台和實施,區域經濟學的教科書也有望被改寫。
長江中游城市群主要涉及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覆蓋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裡,連南接北、承東啟西,是長江經濟帶三大跨區域城市群支撐之一,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根據《規劃》要求,此次涉及的區域被定位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范區、‘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同時,“城鄉統籌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調發展”、“共建生態文明”、“公共服務共享”、“深化對外開放”6個方面將成為馳援中部崛起的重要發力點。
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陳耀看來,過去貨物從長江出海,現在也可以經過陸路沿新亞歐大陸橋經中亞進入到歐洲,該區域因此處於一個大交通樞紐的位置。陳耀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應該成為未來國家重點培育的一個經濟體,它不僅有利於未來的經濟增長,也有利於調整經濟結構,是推進一系列戰略非常重要的舉措。
2 優勢明顯潛力巨大
“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對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中部地區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國務院在批復函中給出的答案十分明確。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羅守貴表示,《規劃》利好三地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水利等方面都將迎來建設高潮。與此同時,湖北、湖南在制造業尤其是新興制造業方面都有比較好的基礎,未來這方面的功能也將得以強化。
“以湖北為例,目前其交通基礎設施較為發達,可謂縱貫南北、連接東西。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設將不僅讓湖北原有的硬件優勢得以發揮,更重要的是能夠加強與周邊省份物流、信息、人才方面的整合與交換,從而借助物聯網的發展釋放巨大的增長動能。”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証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本報記者說。
專家分析,中部相關省份水資源豐富,自然生態條件也比較好,農業產業結構基本相同,特別是在鋼鐵、石化、生物醫藥、工程機械等裝備制造領域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規劃》的實施將讓原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得以深度融合,形成極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
3 有利經濟積蓄元氣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一域規劃出,必著眼全局。分析人士認為,《規劃》短期內將使得有效投資需求充分釋放,在中期將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而從長遠來看則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補充。
“一方面,我國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階段,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成為趨勢﹔另一方面,中部地區是整個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促進中部崛起無疑有利於產業的轉移接續。”董登新說,“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直接關聯著許多東部沿海和西部沿邊省份,而《規劃》則剛好彌補了中部省份的空白,因此長江中游城市群將與“一帶一路”相關地區形成上下覆蓋關系,彼此支撐、交相輝映。
從2013年的《武漢共識》到2014年的《長沙宣言》,再到如今的《規劃》,一個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之后的新增長極正在神州大地上慢慢浮現。專家預計,未來長江中游城市群之間將通過密集的交通網絡發揮協同效應,最終集體發力,中國各板塊之間的發展也將更加協調,從而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積蓄足夠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