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經濟開局成績單今日交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0%,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
在此前一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把脈當前中國經濟時,再次以自行車妙喻中國經濟,“‘穩’不意味著不動,不動就會像騎自行車,會摔下來。”
要在騎行中做到行穩看遠,必須在中國經濟新舊動力“銜接”之際掌握一套新騎術:“保持定力、靈活施策,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
“銜接期”的此消彼長
事實上,一季度經濟增速的回落已在市場普遍預料之中。從此前公布的數據來看,3月份PPI降4.6%,連續37個月負增長,一季度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6%……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解讀當前經濟形勢時指出,雖然新動力加快孕育,但體量還比較小,雖然增速比較快,但短期內難以彌補傳統動力的消退帶來的影響。
14日召開的經濟形式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的支撐力量正在消退,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力量則在成長,有的新業態新產業呈爆發式成長。但目前新舊產業與動力轉換還沒有銜接到位。
在這種“青黃不接”的陣痛之下,新動力的加速孕育顯得尤為重要。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3.1%,比去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盛來運指出,我國人均基礎設施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具有較大差距,環保設施、民生改善設施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投資空間。
此外,以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並且加快了與城鎮化、制造業和工業化的融合,這必將催生經濟增長的新業態,培育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穩增長的新“騎術”
一季度數據回落,表明2015開局之際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存。不少專家預期,穩增長過程中,政策工具箱中的調控“利器”將陸續被運用。
事實上,除卻此前陸續出台的各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外,中央早已備齊一套“調控工具”,尤其是定向調控,保持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
自去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已陸續推出“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領域消費工程”。經濟學家張其佐表示,這兩大抓手幾乎包括了主要穩增長領域,是阻止經濟繼續下滑的果斷科學決策,也是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的重大舉措。
“值得贊賞的是,這次投資組合拳是‘巧刺激’而不是‘強刺激’ ”,張其佐指出,“投資組合拳”充分考慮了在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中突出“穩增長、穩投資”,可以避免重復投資、低效率投資。也是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的大膽探索。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推進“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區域型發展戰略,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多項政策措施也在逐漸顯現出釋放需求的積極作用。
盛來運在發布會上稱,中國政府有應對復雜局面宏觀調控的經驗,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會不斷地完善宏觀調控。未來將繼續創新調控方式,確保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保持合理的平衡。
“國富”走向“民富”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0.8%,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盛來運指出,“三駕馬車”中的消費項目已成為貢獻力度最大的一支,消費給大家打開的需求潛在空間是無限的。
隨著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中國不缺少增長點,不缺少消費熱點,如何將這些消費潛力激發出來,至關重要的有一點就是要繼續提高居民收入。
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實際增長8.1%——居民收入再次“跑贏”GDP。
“近幾年服務業增加特別快,就業增加,工資也相應提高”,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認為,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這是近些年中國經濟的特別現象,表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效果。換句話說,就是“國富”正逐漸向“民富”的趨勢轉變。
盛來運在發布會上指出,不僅居民整體收入不斷增加,收入差距也在轉件縮小。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城鄉居民的收入倍差在下降,可以明顯看到中國經濟的結構在持續優化,轉型升級的步伐在繼續加快。
他強調,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增速的放緩是在預料之中,而這種換擋和回落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經濟各項領域的調整。(記者黃博陽 游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