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巴庫5月3日電(記者韓潔 姜鐵英)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3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發表演講說,強調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給亞洲地區帶來的諸多新挑戰,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應加強協作和宏觀政策協調,攜手推進結構性改革,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樓繼偉是在巴庫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亞行)理事會第48屆年會上一場主題為“重新審視亞太地區增長潛力和模式”的部長級研討會上做如上表述的。
亞行預測,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年仍有望實現6.3%的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但面對更加復雜的內部和外部經濟環境,越來越多亞洲國家開始重新審視其增長潛力和模式。
站在十字路口的亞洲經濟將走向何方?樓繼偉認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經受住了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重要的原因就是亞洲經濟體自上次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時實施了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
不過,樓繼偉認為,近些年亞洲經濟體增速開始放緩,也暴露出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如人均GDP不高、基礎設施落后、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性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等。“應對這些挑戰,各國需要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借助結構性改革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面對共同的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樓繼偉表示,希望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加強區域的互聯互通和宏觀政策的協調。“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替代現有機制,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優勢互補,因此我們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
他指出,亞洲各國也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治理,通過加強南南合作等,積極發出亞洲聲音,提升亞洲區域的整體實力。
談及中國經濟,樓繼偉說,中國已進入“三期疊加”的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增速從8-9%降到7%左右。中國當前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快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此外,針對中國面臨的老齡化挑戰,樓繼偉說,中國一方面努力將儲蓄轉化為投資以積累國民財富,另一方面,通過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及加大對教育、城鄉醫療、養老等領域的投入並改革和完善相關制度,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和流動性,推動勞動生產率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