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賤不如水 部分地區倒奶殺牛仍持續
今年年初鬧得沸沸揚揚的多地因企業拒收鮮奶而導致奶農出現殺牛和倒奶的事件,並未因時間推移而解決。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因為鮮奶價格持續低迷,目前山東、陝西等地區養殖戶虧損嚴重,倒奶殺牛的現象仍在持續。
陝西榆林蒙靖牧場的養殖戶閆喜利說,此前一直從他們牧場收奶的大型乳企自去年10月份合同到期后,就告知原奶過剩而不再續約。現在,周邊幾家牧場共十幾噸的鮮奶隻能以每公斤1.6元至1.8元的價格賣給“奶販子”,為了讓牧場經營下去,隻能殺掉一部分牛。
同樣,山東濱州泰興牧場養殖戶楊斌說,現在他們出售給“奶販子”的鮮奶價格隻有每公斤1.5元,雖然相比過年時5毛錢一公斤的價格有所回升,但是這個價格連生產成本的一半都不到。此前他和收奶的乳企並未簽訂有效合同,之后雖然有關部門發文要求乳企增加收購,但是他的鮮奶卻被對方以檢測不通過為由拒絕了。為了堅持生產,現在隻能靠殺牛來維持。
閆喜利和楊斌遭遇的困境並非個案,相反,這些地區多數養殖戶現仍在經歷“寒冬”。自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后,鮮奶價格曾一路飆升至5元/公斤,很多奶農涌入奶牛養殖業,從新西蘭花高價買入奶牛。但2014年下半年以來,鮮奶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市場供過於求,鮮奶收購價格一路狂跌,再加上國際低價奶源沖擊,部分乳企轉而收購國外奶源,導致國內奶源大規模過剩。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小型乳制品生產企業和奶粉加工企業,沒有資金實力,但卻是市場主力,這一輪清洗造成這些加工企業的生產難以維系,更使很多養殖戶的原奶失去了下家。沒有合作關系的奶源隻能找出路賣給奶販子,也就造成了“奶賤甚至不如水”的現狀。更有甚者,養殖戶自己加工一下就賣到市場,造成了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資深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全國大型乳企現在的原料庫存越來越高,已經超過了四五十萬噸的量,但隨著國內的乳品消費明顯停滯,企業銷售並不理想,產成品庫存很高。雙庫存的壓力下,大型企業的中端產品基本都是以20%的幅度在搞降價促銷,甚至一些企業的主打產品也在降價。
“當前我國中小規模養殖戶(100-1000頭)的比例佔到了整個養殖業的七成,他們是我國奶牛養殖未來適度規模發展的主體,一旦他們退出市場,長期來看對未來產業發展相當不利。”宋亮說。
宋亮建議,加快國內乳品產品標准的重新制定,緩解國內外之間的產品流通矛盾,建立跨國大包裝奶粉的供求及價格預測預警體系,與生產所在國形成信息共享,從而引導跨國乳品貿易在供應價格上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