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遼寧一季度GDP增速墊底 人才外流成企業發展難題

周素雅

2015年05月06日03:50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海城市東越制衣建企以來一直處於人員不足的半生產狀態。(人民網 周素雅攝)

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的東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依然未見起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遼寧省以1.9%的經濟增速全國墊底。有分析稱人才流失是造成遼寧經濟發展困境的原因之一。人民財經記者在遼寧沈陽、鞍山、遼陽等地調查發現,人才市場不飽和、高素質人才斷層,成為制約當地部分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人都跑出去了!”人民財經記者在沈陽、鞍山、遼陽等城市的實地採訪時,多家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遼寧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去年7月發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高級人才總量偏低,需求缺口大。這一調查共涉及遼寧全省652家企業,涵蓋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近20個行業。在受調查單位中高級人才佔職工總數3.5%,高級人才需求與現有高級人才數量之比為1.8:1。

對此,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正認為,現有高級人才已不能滿足遼寧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預計未來5年內,遼寧全省高端人才持續緊缺。其中,基礎工業、教育衛生、IT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需求最為迫切。

“留在本地的專業人才太少了。”一些正處於轉型中的重工企業也有著同樣的擔憂。i5智能機床被成為沈陽機床集團“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范本。2007年,沈陽機床集團投入10億用於核心技術研發,並“舍近取遠”將其i5系統研發團隊和融資團隊設在上海。集團宣傳部部長黎先東說,東北技術、金融類人才尤其缺乏,要在二線城市建立一個強勁的研發團隊十分困難,選擇上海是無奈之舉。

同時,沈陽市就業和人才服務局也曾表示,高級人才需求最多的是民營企業。

經營新媒體公司的馮智勇一直滿臉愁容。他告訴記者,招聘廣告在相關網站置頂半月,應聘者卻寥寥無幾。公司10個程序員都是經驗較少的80、90后,團隊技術骨干僅21歲。他說:“這類人才缺口太大,肯花錢都招不到人。”

鞍山海城市的服裝業在當地小有名氣,不少產品銷往海外。某服裝廠負責人說,服裝企業正集體走下滑路,當地幾家企業曾經嘗試在產品自主設計和打造電商平台上找突破口,但三線城市不具備吸引優秀設計師和互聯網人才的環境,計劃早早夭折。

無獨有偶,對部分企業來說,招聘普通勞工也非易事。

東越制衣是鞍山海城市的龍頭服裝企業,建企以來一直處於人員不足的半生產狀態,廠區一側的兩棟生產大樓閑置多年。董事長張明維介紹說,2005年東越制衣以千名員工標准建設投產,10年裡員工最多時是600人,目前經濟形勢不好,員工人數僅300余人。

“勞工都外流了,現在3000元月薪很難留住員工,與東南亞企業比完全沒有勞動力優勢,這幾年一直虧損,想轉型都沒能力。”海城市某服裝廠的負責人無奈道。

針對上述現象,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勞動力短缺是全國性的問題,遼寧人口外流問題在短期內無法解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轉型期,而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東北更需要過渡緩解,人口外流帶來經濟問題都是正常問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升,相關問題都會有所緩解。

(責編:李彤、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