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廣東官員操縱家族經商多年 負債10億元后跑路

2015年07月13日07: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6月27日,廣東省惠州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失聯”3個多月的鐘啟章等3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抓獲。3個月前,作為惠東縣一科級干部的鐘啟章及其家族十幾人負債10多億元后“跑路”。

  鐘啟章案件也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廣東被曝光的第3起基層官員經商欠巨債而“跑路”的案件。此前已有雲浮市原水務局長、陽江一地稅分局局長等先后被曝身負巨債潛逃。

  基層“小官”如何坐大成“大亨”?小小科級干部如何斂財十幾億元?《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獲悉,雖有一系列法律法規明文禁止公務員經商,但這些“官場生意人”手握實權,翻雲覆雨,有的操控家族生意十余年,欠下巨額債務。債權人不僅有商人,也有政府公務人員。三起基層官員身負巨債跑路案件背后,監管失效難辭其咎。

  違規經商

  縱然長年違規經商已是圈內“公開的秘密”,但在鐘啟章突然失聯后,浮出水面的“鐘氏”家族生意之龐大和欠債數量之巨,仍讓人震驚。

  42歲的鐘啟章身兼惠東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和惠東縣珠三角產業轉移園管委會主任兩職。今年3月18日,鐘啟章向組織部提交辭職申請,稱“由於本人自身原因已無法勝任本職工作”。3月19日,多名債權人收到鐘啟章寫有“對不起”等內容的短信。

  3月20日,鐘啟章三兄弟及其家族10多人全部無法聯系,許多債權人頓感大事不妙——一向被認為財大勢雄的鐘氏家族留下了巨額的債務窟窿和一大批血本無歸的債權人。

  多名債權人透露,鐘啟章及其家族欠下的債務可能超過十億元。一名債權人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提供了一份清單,涉及的債權人達82人,債務總額超過14億元。債權人中不僅有多年親朋舊友,還有政府部門的公職人員和信貸公司。

  目前能夠核實的債務已超過8億元。惠東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陳衛東向記者証實,已有31名事主報案,涉案金額7.1億元。惠東縣人民法院書記室主任劉振波說,該院已經起訴立案的涉鐘啟章案件共有17宗,多為民間借貸糾紛,涉案金額約1.3億元。

  鐘啟章是惠東縣本地人,在周圍人眼裡“八面玲瓏、擅長交際”。他此前擔任過中國銀行惠東支行副行長、惠東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副主任、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等重要職務。而其哥哥鐘啟文也曾當過惠東縣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副局長,兩年前才辭職經商。

  鐘啟章幕后經商由來已久。一名陳姓債權人是鐘啟章高中同學,兩人相識20多年。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鐘啟章經商十幾年,“圈子內的人都知道”。其聰明之處在於:幕后操作,然后以家族其他人的名字“出頭”。

  家住黃埠鎮的債權人蔡老漢說,他跟鐘啟章的債務中,整個交易都是鐘啟章出面,談好條件后卻由其弟弟鐘啟信簽名。在蔡老漢提供的欠條上,鐘啟信是借款人,鐘啟章是擔保人。

  雖僅為正科級干部,但鐘啟章掌控的家族生意卻以億萬元計,在小小的惠東縣,更顯龐大。記者了解到,鐘氏家族涉足的產業有房地產、餐飲、娛樂、外貿,在惠東縣黃埠鎮還有一家鞋業生產公司,僅廠房場地設施就價值三四千萬元,可謂多元經營、四處開花。

  事實上,此起“小官大亨”案件並非孤例。此前,雲浮市原水務局長詹大楊欠債數千萬元被網上追逃、陽江市地稅局程村分局局長林其軍在2014年9月負債億元“跑路”。這幾起案例暴露出的基層官員直接或操縱家族經商現象之“豪華”,同樣令人詫異。

  詹大揚曾任雲安縣縣委書記、雲浮市水務局局長。退休前以項目開發、生意資金周轉緊張為由,欠下巨額債務,有債權人稱詹大揚欠債3000多萬元。記者從雲浮市雲城區法院了解到,該院已有4起關於詹大揚的民事訴訟,標的總額兩百多萬元。

  同樣是科級干部的林其軍名下隻有一棟八九十平方米的商品房,卻掌控著陽江整個“林之源”家族企業長達10年。一個債權人透露,林其軍為了証明自己的實力,會帶他們去參觀公司項目,“他不喜歡我們叫他林局,而是叫他林總。”

  工商資料顯示,其妹妹林其燕名下有陽江市林之源貿易有限公司、林之源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其哥哥名下有陽西縣林之源農貿發展有限公司﹔其妻子關映紅名下有陽江市江城區紅妤鋁金板材家具廠。

  影子老板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幾起“小官大亨”案件中,一些現象荒誕出奇:官職不高卻有舉債億元的巨大能量﹔僅憑“官員”兩個字便可“紅口白牙”借貸數百萬、數千萬元﹔案件發生后,一些本應堂堂正正追債的債權人卻怕跟案件“沾邊”,不少債權人以不公開身份作為接受採訪的“條件”。

  荒誕背后,既顯示了“官場生意人”長袖善舞、宜官宜商的“本事”,也暴露了一些債權人對官員的“迷信”,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貪腐線索。

  ——家族實業成為借債“杠杆”。記者採訪發現,案件中官員借債時,都是以其本人及幕后操控的家族財產作為擔保,並許以高利息,以此為杠杆,大肆籠財。如鐘啟章家族開發的金河灣樓盤就在當地頗有名氣,自2005年就已開發,三期工程中每一期市場價值都有數億元。《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樓盤位於穿惠東縣城區而過的河流旁邊,地段不錯,一期、二期都已經完工並且入住了不少人。三期已經接近封頂,但處於停工狀態。

  多名債權人透露,鐘啟章在借錢時常稱“我就是暫時資金周轉困難,你看我金河灣的樓盤,一賣就是好幾個億,還怕沒錢還你嗎?”這些看得見的財產,成為鐘啟章等官員大肆借錢的基礎。

  ——“官員”二字變成“信用擔保”。當官員借錢或擔保時,身份的光環使其無往不利。惠東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陳衛東說,鐘啟章案中,7億多元債務以鐘啟章名義借款有1億多元,其余債務鐘啟章基本都是擔保人。這些擔保都屬於信用擔保,基本無須抵押。

  記者發現,在日常的生意往來中,甚至有意無意地強調自己的官員身份,如林其軍的借款憑據中,有6份是用印有“陽西縣地方稅務局程村稅務分局”的便箋紙寫的。

  ——“一家兩制”左右逢源。當地民眾眼裡,在多個重要經濟部門當過領導的鐘啟章是不折不扣的實權人物。“鐘啟章不是一般人啊,銀行、國資辦,哪個不是重要部門?還管著產業轉移園上萬畝土地。”蔡老漢說,這樣的人做起生意來,誰不想“上趕著”借給他錢。

  這些官員“跑路”案件中,存在著一些“債權人怕沾邊”的奇怪現象。一些債權人既不到公安部門報案,也不到法院起訴,本該堂堂正正追債卻對此諱莫如深。鐘啟章案中,如果按照82名債權人算,半年過去,到惠東縣公安局報案的債權人不到一半。而詹大揚案中,3年過去,到雲城區法院起訴的僅有4起,總涉案金額數百萬元。

  一些債權人透露,出現如此現象,部分是因為債權人中有不少是當地公職人員,怕說出來會影響工作,更主要的原因是怕自己借款的數量被抖摟出來,借款來源說不清楚。

  一債權人說,惠東縣有官員借給鐘啟章的錢有1000多萬元,“按工資他們哪裡可能有那麼多錢借人,說不定是從哪裡貪腐來的。”

  傾家蕩產

  鐘啟章家族跑路后,不少債權人因此傾家蕩產,甚至可能無家可歸。

  年過60老人蔡某壽是惠東縣本地人。1983年,蔡某壽利用當時的三來一補政策,跟一個香港老板合開了一家鞋業公司。到1999年,香港老板離開,蔡某壽自己成立了鞋業公司。到2010年,因為工廠經營不善,資金周轉不靈,蔡某壽到銀行貸款600萬元,用以支付供應商的材料款。但公司最終沒能保下來,到2012年,工廠已經基本癱瘓。

  為了歸還銀行貸款,蔡某壽打算將自己在惠東縣城區開的“一竹堂休閑中心”出售。知道了消息的鐘啟章找到蔡某壽,多番談判后,以565萬元的價格買下了蔡某壽的休閑中心,先支付130萬元,余款2個月后付清。在此期間,每月按3%的利率支付利息。談好價錢后,鐘啟章讓他弟弟鐘啟信來簽合同,自己做了擔保人。

  “當時覺得鐘啟章是政府領導,是比較可靠的。如果沒有鐘啟章出來做擔保人,我絕對不會賣給他,也絕對不會兩個月后再拿錢。”蔡某壽說。

  兩個月的期限到了之后,鐘啟信並沒有將余款還給蔡某壽。於是蔡某壽在今年1月5號到鐘啟章家裡去討債,幾番交涉之后,鐘啟章讓鐘啟信將開發中的金河灣三期的兩套房子以每套房36萬元的價格抵債一部分,穩住了蔡某壽。兩個月后,鐘啟章家族集體“跑路”。

  “我欠銀行幾百萬塊,一年利息就幾十萬(元)。根據當時的合同,如果到期之后沒還清,每月最高還要加息5%。當時是用房子做貸款抵押的,如果3到6個月的期限過后,銀行執行抵押權,房子就沒了。我就連住的地方都沒了。”蔡某壽說。

  同樣受鐘啟章家族跑路影響的,還有購買了金河灣樓板的幾百戶業主。這些人因為房產証問題,隻能不斷上訪。如今金河灣的一些房產已經被債權人申請查封凍結,有的人購買的房子因為沒有在房管局備案,辛苦幾十年攢下來的購房款可能就此打水漂。

  劉小瓊在金河灣買了兩套房,一套是自己的名下,一套是女兒名下。劉小瓊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她的第一套房是2011年買的,購房款已經全部交齊,但一直沒有拿到房產証。去年7月她去售樓部催要房產証,才知道開發商並沒有去辦,結果她自己去地稅局交了1萬多元契稅和滯納金,才把房產証辦下來。第二套也是2011年買,但是2014年才簽的合同。鐘啟章家族跑路后,她去房管局查發現連備案都沒有。從法律上說,這意味著劉小瓊及其女兒沒有這套房子的產權。如今,因為一些債權人申請凍結鐘啟信的資產,這套房子已被法院查封。

  據惠東縣房管局介紹,金河灣二期銷售了785套房子,其中有344戶未申請辦証。

  織密籠子

  現有的一系列法律法規都對官員經商明文禁止,但案件中官員長期經商,哪怕已是圈內公開的秘密,事發前卻始終穩如泰山。專家認為,官員經商欠債“跑路”反映出地方對干部管理和監督還需進一步落到實處,反貪反腐亟待加快向基層下沉。

  我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等都明文規定,禁止官員個人或借他人名義經商、辦企業。但是,林其軍等經商之事直到“跑路”才暴露於公眾面前。

  廣東省委黨校教授張浩認為,鐘啟章等案暴露出了基層管理漏洞,應當加大反貪反腐向基層下沉的力度,把基層“小官大亨”作為反腐重點,做嚴織密制度“籠子”,對失察者、包庇者進行嚴肅處理。

  基層熟人社會不出事沒人舉報的環境也是“影子老板”們得以長期潛伏的重要原因。《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市縣基層仍屬於熟人社會,涉及干部經商的事,圈子內人要的是“大家一起發財”,自然不與外人說。圈外人要麼不知道,要麼知道了也抱著“與我無關”心態。除非有利益紛爭,少有主動“結仇”得罪人的。對此,張浩認為,應增強民眾法制意識,鼓勵群眾監督舉報,增強防控力度。

  而對“官場生意人”牽出的貪腐線索,專家建議應一查到底,順藤摸瓜深挖下去,將隱藏在背后的腐敗揪出來。

(責編:劉然、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