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是國民經濟的“寒暑表”。相較於GDP數據,稅收收入數據的變化能夠更為真實地反映出國民經濟增長狀況。今年上半年的稅收數據折射出宏觀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實體經濟、進口、房地產業仍未走出“料峭春寒”,同時也反映出經濟已有觸底回升之勢,結構調整效果正逐步顯現,回暖跡象日漸明顯。
財政部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為66507億元,同比增長3.5%。相比上半年7%的GDP增幅,呈現不小的落差。雖然剔除海關稅收后,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為593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與經濟增長還算基本協調,但這並不能扭轉稅收整體下降的事實。
過去的十幾年,大多數年份我國稅收收入增幅超過20%,以兩位數高速增長,2007年增幅更超過30%,隻有金融危機之后的2009年和2013年、2014年增速低於10%。今年上半年3.5%的稅收增幅無疑創下十幾年來新低。形勢之嚴峻,由此可見。
首先是反映實體經濟經營狀況的主體稅種增速不理想。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2.4%,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影響增長0.2%。相比去年上半年增速回落3.7個百分點。除了營改增后進項稅抵扣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之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放緩,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下降是增幅較低的主要成因。而企業所得稅同比隻增長4.9%,表明企業利潤增幅下降,其中工業企業和房地產企業分別下降3.8%和5.1%。
其次是進口稅收大幅下降反映出進口大宗商品價格和進口額雙雙下降的現實。受上半年一般貿易進口(按人民幣)下降18.6%的影響,上半年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合計5930億元,同比減少1003億元,下降14.5%﹔關稅1251億元,同比減少147億元,下降10.5%。
第三是房地產營業稅、房地產企業所得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累計收入普遍下降,折射出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房地產業前幾個月的市場低迷。
當然,冰雪之下的絲絲綠色也隱隱透露出幾許春意,帶來了大地回暖的訊息。
首先,雖說上半年總體情況不佳,但二季度稅收收入增幅有所回升。一季度和二季度稅收收入分別增長3.4%和8.8%,增幅回升比較明顯。一方面,工業稅收增速略有反彈,一季度工業稅收增長1%,4、5、6月份則分別增長2.8%、3.1%和5%,呈現微反彈趨勢。與此同時,房地產業稅收也峰回路轉,1月份增長2%,2、3月份分別下降13.8%和18.6%,4、5月份降幅連續收窄,6月份由負轉正,增長0.2%,走出了一個V型增長曲線。而反映二手房成交情況的房屋轉讓個人所得稅增長較快,二季度增幅達到54.9%,在普遍低迷的數字中分外搶眼。
其次,分產業看,第三產業稅收增速和比重持續明顯高於第二產業。上半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1%和6%,佔總收入的43.8%和56%。尤其一些新興服務業稅收增長較快,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24.9%,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稅收增長2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23.7%,成為稅收增長的亮點。
此外,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以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東部地區稅收增長9.2%,表明東部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也反映出我國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逐步取得成效,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