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滂沱后的西安,天空如水洗一般,清澈湛藍。一輛測繪工程車駛入了國測一大隊的小院,幾個皮膚晒得黝黑的90后小伙子從車上下來,風塵仆仆。車內布滿沙塵的測繪儀器以及凌亂鍋碗瓢盆,暗示著這次新疆野外作業並不輕鬆。
然而,對於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的老隊員們來說,不輕鬆的野外作業早已是家常便飯。在他們的測繪生涯裡,遭遇的經歷遠比這艱辛和凶險,他們所經歷的故事更是可歌可泣。
六闖“生命禁區”:連死都不怕還怕苦?
國測一大隊,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高等級控制測量的大地測量隊,也被稱為國家基礎測繪的“野戰軍”隊伍。
在一大隊成立的61年裡,隊員們走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徒步行程超過5700多萬公裡。期間,28次進駐內蒙古荒原,32次深入西藏無人區,41次踏入新疆腹地。從珠峰聖地到東海島礁,從南疆大漠到黃河源頭,從興安嶺到五指山,他們的足跡遍布祖國各地。
珠峰的精准測量打破了被國外壟斷的珠峰科學勘測,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回憶起六測珠峰的情景,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感慨萬千。征服珠峰的難題在於惡劣的自然環境,高原缺氧、地勢崎嶇、高峰風雪、烈日灼晒,每一項都在挑戰人體極限。此外,隊員們還要肩扛手持測量儀器,步行千裡。最冷的地點,隊員們為了精密操作儀器不能戴手套,隻能在零下40度的環境裡迎風作業。
隊員郁期青連續三次參加珠峰測量。有一次在山上發燒41度至昏迷不醒,被抬至日喀則醫院搶救了20多天才脫離危險。他剛清醒過來,醫院的大夫手就拿報紙興沖沖地告訴他,在各測站堅守了幾晝夜的測繪隊員連續奮戰三天,終於測出珠峰的精確高度:海拔8848.13米。喜訊好似良藥,看到報紙的郁期青激動得熱淚盈眶。
“記得某一天,我們的汽車陷在冰湖中,所有人光腳跳到湖裡拿手挖石頭和冰塊,冰水刺骨,我們的腳凍得跟胡蘿卜一樣,全部失去知覺。好不容易坐在半山坡上喘口氣,就見對面山坡上雪崩了,明媚陽光下雪山一瀉千裡,整個山谷都濺起了飛沫,那種畫面隻有在電影裡看過,一生難忘。這美景,也成了我對珠峰測量最美的記憶。”隊員張志林回憶道。
無人禁區,風雲莫測,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大自然吞噬,痛苦難以言說。
“苦算什麼,連死都不怕還怕苦?”現年80歲的邵世坤依舊精神抖擻。邵老說,在外業工作的幾十年裡,為了生存,在四川甘孜隊員們從老鼠洞裡挖過老鼠過冬儲存的蕨麻﹔在青海果洛,近距離遭遇過雪豹﹔在西藏拉薩,遭逢達賴喇嘛集團武裝叛亂……無數次的“險中求生”讓邵老不但感覺不到苦,反而覺得非常幸福。他說,我的測繪生涯中,受到過周恩來、鄧小平、華國鋒、李先念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說: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建立的功勛。我在退休后還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不枉走這一遭了。
“鐵血”漢子也有柔情面:虧欠最多是家人
測繪員的生活裡不僅僅是在風雪、山洪中摸爬滾打,也不僅僅是在戈壁高原裡奮命攀爬。當夜幕降臨、夜深人靜,遠在偏僻孤遠處的他們也會孤獨伴身、思念家人。
“不是茫茫戈壁,就是荒蕪的山野。環顧四周,對未來浪漫的憧憬在那裡會變得很無奈。有時候寂寞和孤獨像一條毒蛇,一點一點地吞噬人的熱情。”談起剛入隊時的迷茫,四中隊中隊長兼支部書記何志堂如是說,外業工作一干就是幾個月,有人甚至一年11月在外面,每當夜幕降臨就特別想家。
都食人間煙火,誰不兒女情長?
“我們這些人,虧欠最多的是家人。”國測一大隊劉站科告訴記者,今年7月11日,一位中隊長的孩子突然無故暈厥,妻子電話急促他回家,他卻因在外工作無暇分身。晚上10點多趕到家時,孩子已經脫離危險。“那麼個硬漢,在外面什麼困難都沒怕過,擔驚受怕了一路,看見孩子就抱頭痛哭。” 劉站科說。
父母跟前不能好好盡孝,孩子成長不能好好陪伴,愛人辛苦不能及時分擔,這些都成為隊員們無法彌補的遺憾。“一外出就是好幾個月,孩子回來都不肯叫爹了。” 國測一大隊紀檢書記王新光入隊幾十年了,遭遇過風雪、攀爬過山崖,喝過雪水、啃過干糧。50多歲的王新光師從邵世坤,除了過硬的專業技能還練就了一身“苦中求樂”的本領。1米8多漢子,會蒸饅頭、會理發,最不可思議的是還能織得一手好毛衣。年輕的時候,隻要在家,王新光就會勤快地“承包”了所有家務,閑下來還給家人織毛衣。“老婆和兒子躺著看電視就好了,陪伴他們的時間太少了,隻能多些彌補。”王新光說。
談起隊友張建華的經歷,王新光也不免動容。2005年4月28日早晨6點多,張建華帶著單增和索拉兩位藏族雇工出發。中午正在點上作業時,天空驟然黑雲密布,整個珠峰霎時間被牢牢包裹在風雪中,張建華也與大本營失去了聯系。
“事后張建華告訴我,他沒有想到自己還能活著走出西絨布冰川。”王新光說,“那時候,他甘肅老家的母親還在生病,老婆在鄉下種地,孩子也剛剛上學。一想到這些就心酸,控制不住眼淚橫流。也因為這樣,他咬牙走出來了。”
幾代測繪員:忠誠一輩子 奉獻一輩子
在國測一大隊建隊的61年裡,共有46位隊員陸續犧牲,有人在險山惡水中遭遇翻車,有人迷失方向葬身雪原,有人深陷沙漠無水渴死,還有人摔死或被土匪殺害。張志林回憶道:“我們隊裡有兩個同鄉,一個叫岳殿春,在甘肅作業期間被勞改犯殘忍地殺害﹔一個叫蔣岑,出測期間因煤氣中毒再也沒有醒來。當時全隊人員有三百多個人,我們笑稱我們是三百分之一,今年輪到誰就不知道了,去了才知道。”
採訪國測一大隊三代測繪員過程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便是“精神”二字。時代在變化,測繪儀器和技術在不斷升級更新,而擺在幾代測繪人面前的自然環境從來沒有變化,對於幾代測繪人來說“艱苦奮斗、忠誠奉獻”依舊是他們恪守的精神准則。
60多年來,每當有測繪隊員外出作業時,行囊裡必裝情人的苦戀、妻子的孤獨和父母的牽挂。建隊61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測繪精神薪火相傳,英雄鐵軍本色不改,測二代接過測一代的接力棒,測三代無怨無悔,繼續奔波在崇山峻嶺、大漠戈壁、原始森林、江河湖海,用雙腳默默丈量著祖國最壯美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