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國人出國搶絲襪:心態問題還是國貨技不如人?

2015年08月17日07: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人出國搶絲襪:心態問題還是國貨技不如人?

  制圖:張芳曼

  北京白領景小姐前不久去日本度假,把札幌大丸百貨博柏利店裡的襪子一掃而空。“30雙襪子都被我包圓了。一雙折合人民幣才20元,顏色特別雅致,穿起來也服帖,日本制造的襪子比國內名牌好看好穿多了。”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制造國與出口國,纖維加工量佔全球的半壁江山。然而, “衣被天下”的中國紡織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尷尬:一些國人跑到國外“搶襪子”。

  究竟是心態問題,還是“中國制造”真的技不如人?為什麼紡織大國還有那麼多產品想不出也做不了?

  價格有點高、潮品難買到、新品造不了、質量待提高,國貨面臨四大疑問

  旅日多年的宋女士,每個月都會接待幾批中國游客,而“買上幾十雙絲襪回國”幾乎是女士們的必選項目。“中國游客將絲襪貨架買空是常事。”宋女士感慨,不僅是絲襪,功能型內衣、超輕薄羽絨服等紡織品,也受到中國游客的歡迎。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襪子制造國和出口國,每秒有900多雙襪子問世,美國40%、日本80%的進口襪子都是中國制造。為啥中國人要舍近求遠去日本搶購絲襪?

  ——國貨價格有點高。

  以日本厚木超薄隱形絲襪為例,日本採購隻要二三十元,國內卻賣到上百元。再如優衣庫的基礎款彩色短褲,本是中國制造,可日本售價僅是中國的一半,英國售價也比中國便宜兩成。

  ——潮流新品難買到。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到國外採購國內買不到或難以買到的功能性服裝紡織品。例如,早在六七年前就風靡發達國家的具有燃脂瘦腿、加熱御寒、超薄隱形、魚嘴鞋專配等功能性絲襪,國內品牌企業只是近兩年才開始研發。“發熱冬襪、自烘干運動服、超輕薄防風衣,這些東西都是老百姓想要的,國內企業為什麼就不能原創?我也願意支持國貨,但前提是咱們得有貨,感覺國貨總是晚那麼幾步。”景小姐感慨。

  ——高新產品造不了。

  中國是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化纖制造基地,但是部分高新纖維的研發制造能力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比較大。頗受市場歡迎的速干、高彈、超輕、自發熱等功能性服裝的面料,基本都是國外化纖巨頭研發,並借助國際品牌推向市場。像風靡全球的萊卡是美國杜邦上世紀50年代推向市場的專利纖維,莫代爾則是奧地利藍精公司上世紀80年代就研制成功的“鎮店之寶”。

  ——質量有待再提高。

  在記者採訪的海淘消費者中,多數人認為中國紡織服裝在價格與款式上有較強競爭力,但質量穩定性有待提高。“低價產品不能是一次性產品,不是說一些國貨不好,而是其質量時好時壞。比如國產品牌絲襪,同一色號同一款式,這次買的能穿一夏,下次買的穿兩天就起球、跳絲了,讓人心有余悸。”擁有4年海淘經歷的楊小姐說。

  應借力“互聯網+”重整產業鏈,通過大數據破解價格與潮流謎題

  “不僅是絲襪,很多游客出國買的其實也是中國制造。同一家工廠、同一條流水線、同一批工人制造的產品,質量不會有明顯差異,價格便宜是促成消費的主要原因。”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楊世濱分析:一方面,近些年來,外幣普遍貶值,而人民幣在升值,導致海外商品處於價格窪地﹔另一方面,與日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市場預測和產業整合是中國紡織業的弱項,這也直接導致了“同廠同品卻海內外不同價”。“國外紡織業對市場反應快,庫存周期短,因此可以做到定價低於中國還有利潤空間。中國紡織業必須改變制造與銷售環節各自為戰的傳統,重塑高效產業鏈。同一批貨,跨海運輸到美國,反而比銷往國內還便宜,這值得產業鏈,特別是銷售終端反思。”

  讓消費者重新認可國貨物美價廉,是紡織產業“由大做強”的動力。適應國民消費水平提高,無論是破解價格迥異的謎題,還是制造引領潮流的單品,紡織業也必須打出“快”字牌,加快迭代求生謀強。而互聯網技術,無疑為產業重整提供了契機。

  在楊世濱看來,互聯網對紡織業產生了顛覆性影響,導致訂單生產的過程被完全反轉,產業鏈條不得不重組。“大工業時代,工廠提前一年預測流行,提前半年備料,提前3個月發貨,先大批量生產,再小批量補貨。現在互聯網購物,與零售門店相比,大幅縮短了採購時間,並可通過大數據瞬間產生爆款,因此產業鏈變為小訂單推貨,再大批量追單,生產組織與節奏發生顛覆性變化。”

  以大數據保持零庫存,降低成本。這些年,全球服裝行業門店銷售都不太景氣,而利潤較高的Zara、H&M以及優衣庫都是因為有大數據保駕護航。這些快消品牌通過收集分析每天每時每刻、每款每色每碼的銷售數據,來制定產量,調整價格。這樣的快速營銷體系,使優衣庫在日本連續20年通貨緊縮的大背景下,營業額增長160倍,利潤增長1500倍。

  憑大數據掌握市場動向,尋找藍海。過去,售后服務僅僅是解決質量糾紛,但在互聯網時代,售后其實是掌握市場脈動,做新生意的開始。日本內衣品牌華歌爾,常年跟蹤日本4萬名女性的身體大數據,對其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的身體變化進行數據分析,從而開發兼顧機能和舒適感的調整型內衣。特別是2010年,跟蹤消費者喜好后,逆市場主流推出的“縮胸”版內衣竟也銷售一空。

  既然產業鏈需要“速度為王”,那麼誰應扮演整合者的角色?“可以獲得市場大數據的銷售端企業更適合來主導產業鏈整合。”楊世濱介紹,日本東麗與優衣庫的合作成就了如今日本服裝快消品牌二次崛起的雙贏局面,而這其中扮演主導者的就是優衣庫。中國紡織業目前也出現了如海瀾之家、馬威等致力於產業鏈整合的品牌企業且初現成果。

  從基礎研究、纖維研發到精細管理,由大到強是系統性難題

  如果說價格和新品的問題可以通過互聯網整合,那麼向市場源源不斷地供應高質量、功能性的紡織新品,隻能依靠可持續的創新體系。其中一些環節的提升,已不是紡織企業自己能做到的,而是涉及制造業的方方面面。

  ——縮短纖維差距,不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天然纖維原料質量有待提高。長期實行的棉花進口配額制導致國產棉花缺乏國際競爭而質次價高,直接影響下游纖維制造品質。“進口棉花不是想買就能買,而國產棉花難以制造高端商品,影響了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魏橋紡織董事長張紅霞說。

  化學纖維研發能力也有待夯實。據介紹,日本東麗每周提供給優衣庫的纖維搭配方案高達上萬種,中國企業恐怕一年都拿不出這麼多。讓紡織產品迭代迅速,除了想得到,還得辦得到。目前很多高性能復合纖維,化學成分差之毫厘,質量就謬以千裡,這要求纖維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大資金與人才投入,盡快跨過模仿、追趕的階段。

  ——補上基礎欠賬,夯實產業發展的脊梁。

  好馬配好鞍,要織出高檔紡織品,就得依靠高端紡織機械,可我國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基礎零部件的研發滯后成了制約產業升級的短板。

  去年,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高強耐磨鋼絲圈。這個米粒大小的鋼圈是紡機的基礎零部件,每一根紗都要經過它,其質量與壽命直接關系到紗線質量的穩定性。金貓將產品壽命提高到了15天,打破了“國貨壽命隻有三五天、洋貨壽命高達20天”的怪圈,也結束了高端紡機依賴進口的局面。

  然而,還有5天的差距在哪裡?“我們解決了熱處理和高速耐磨的工藝問題,但卻無法彌補鋼材差距。”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崇明透露,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進口鋼材的花紋十分均勻,而國產鋼材的紋路“亂七八糟”,這就導致鋼材熱處理后,彈性、硬度達不到要求。“紡機部件企業一年用鋼量不過七八噸,而鋼廠燒一爐鋼就上百噸,從成本考量,沒有企業願意配合我們搞研發。”

  ——加強精細管理,用標准倒逼企業升級。

  諸暨襪業集群產業專家楊雲貴介紹,出口企業的紡織品比內銷制造企業的質量更穩定,與精細化管理、標准設置都有關系。“一些中小絲襪制造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常常會以次充好,以短纖維代替長纖維,或者生產過程比較粗放,影響了口碑。”楊雲貴說,國外紡織業沒有國家標准,都是維護品牌形象而設定較高的企業標准,而國內市場普遍參照普適、較低的國家標准來做質量管理,因此會出現產品質量差距。“海外品牌絲襪的利潤是咱們的10倍甚至幾十倍,賺的就是精細管理的錢。”記者 陸婭楠

(責編:楊迪、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