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環保部昨天公布7月空氣質量“后十名”城市名單,成都、北京雙雙“入榜”。此外,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的PM2.5月均濃度與上月環比上升3.4%,唐山、邯鄲、保定、北京、衡水和邢台等6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
昨天,環保部向媒體發布了2015年7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說,總體來看,7月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與上年同比有所改善。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在25.8%∼80.6%之間,其中,天津和滄州2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均為80.6%,秦皇島、張家口、廊坊、石家庄和承德等5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在50%∼80%之間,唐山、邯鄲、保定、北京、衡水和邢台等6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超標天數中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其次是臭氧。
7月,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與上年同比下降21.1%,與上月環比上升3.4%﹔PM10月均濃度與上年同比下降16.9%,與上月環比下降2.0%﹔臭氧日最大8小時值與上年同比下降10.0個百分點,與上月環比下降5.3個百分點。
其中,北京市達標天數比例為35.5%,出現重度污染1天,未出現嚴重污染天氣。超標天數中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其次是PM2.5。7月份,北京PM2.5月均濃度為62μg/m3,與上年同比下降31.9%,與上月環比持平﹔臭氧日最大8小時值超標率為58.1%,與上年同比持平,與上月環比上升13.3個百分點。(記者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