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有機蔬菜叫好不叫座:概念熱、盈利難

李國

2015年08月19日08:54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有機蔬菜叫好不叫座:概念熱、盈利難

  中新社發 劉智峰 攝

  近日,重慶規模最大的生態菜園被迫停運,4000多用戶受到波及,“資本下鄉遭遇盈利難”成為生態農業企業的“攔路虎”

  “我的年卡可以配送52次蔬菜,這才送了一次就沒法用了。”家住重慶市渝中區的黃女士8月17日對記者說。

  今年7月5日,黃女士購買了重慶“四季菜園”的有機蔬菜配送卡,價值2200元/年。7月中旬,黃女士收到了配送員送來的蔬菜,然而到7月20日第二次送貨時,對方卻失約了。不僅如此,公司留下的4個電話也都打不通。

  據記者調查,近年來,資本下鄉在城市周邊或農村投資發展生態農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四季菜園”作為生態農業的典型運營模式,以其一年四季無阻斷供銷的特點而出名,吸引了眾多商家進行投資。

  然而,由於配送環節物流成本高,自己建設冷鏈投資太大,對第三方物流配送不放心,加之普及程度不夠,訂單銷量上不去,蔬菜上餐桌“最后一公裡”成制約瓶頸。

  發展遇阻礙

  企業被停運

  記者8月17日來到坡嶺頓小鎮,這裡是經營“四季菜園”的碧天農業的所在地,而主城配送服務部位於重慶市南岸區茶園新區坡嶺頓小鎮一棟別墅內。物業李女士告訴記者,從去年到今年初,經常可以看見“四季菜園”的送菜車出入,但是到今年7月,就很少再看見過了。如今,該別墅已經有新的住戶,公司撤走后,已經陸續有幾位“四季菜園”的會員來找過。

  一名該公司原來負責配送蔬菜的員工告訴記者,7月20日左右,公司告訴他們,因為經營不善,暫時不再營業,讓他們回家等消息。該員工告訴記者,以前公司有3輛送菜車,每個車2名工作人員,一共6人,此次這6人均被辭退。

  據了解,碧天農業於2011年進入重慶南川區白沙鎮,並在當地的大竹村和分水村,建立起四季菜園蔬菜基地,發展起了一種新興的蔬菜經營模式——CSA模式並建成了重慶最大的生態菜園“四季菜園”。這種模式包括蔬菜種植和蔬菜配送兩方面。在種植方面,要求是綠色、有機蔬菜﹔在配送方面,即由城市社區消費者預付一年農產品費用,基地則按照雙方約定為消費者組織生產,產品成熟時再由物流定期配送至消費者手中。

  記者還從該公司運營總經理楊先生處了解到,“四季菜園”是重慶同類公司中規模最大的,佔市場份額1/3。暫停營業前,公司有4000多用戶,其中約有300名會員定制了送菜服務。楊先生同時表示,目前阻礙行業發展的主要有3個問題:一是農產品本身利潤低,盈利少﹔二是從蔬菜生產到后期運送,主要還是靠人力解決,增加了產品成本﹔三是生態農業門檻低,市場還需要規范。

  生態農業概念熱

  企業遭遇盈利難

  “無化肥,無農藥,純天然,”近幾年,綠色有機蔬菜開始走進大家視野。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重慶市面上有多家生態農業園,許多農業園都開通了送菜上門服務。

  “這比我自己去買菜要方便多了,節約了我的時間和精力,我挺贊同。就是菜品有時候不能自主選擇,有些菜我不喜歡也隻能買了。”家住重慶江北紅旗河溝的林女士這樣對記者說。

  據了解,由於綠色有機蔬菜的標准較高,較少添加化學成分,所以在產量和個頭兒上都趕不上其他蔬菜。另外,生態有機蔬菜價格比較高,隻能走中高端配送路線。“最麻煩的就是‘信任’。目前顧客都是先付款后收貨,很多人會對蔬菜的質量有懷疑。”小蜜蜂公司張經理如是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生態農業概念雖然比較熱,但經營者想要就此實現盈利比較難,經營慘淡的背后有租地等成本高企的問題,也有菜價上去了,消費者認可接受度卻不高的原因。

  重慶某生態菜園高管劉先生向記者透露,他們公司做蔬菜配送已有兩年多,實際投入大的部分,就是配送環節物流成本較高,需要冷鏈建設投入,訂單量不大,銷路上不去,虧損就成為必然。他認為,行業在未來幾年會迎來一次大洗牌,因為國家在土地流轉等一系列政策上的變化會促使行業規范,企業也會快速向標准化、集團化和規模化發展,有一批企業會淘汰,也有企業會脫穎而出。

  “產出和收入目前是矛盾的,有時還倒挂,影響經營者積極性!”對於生態農業的出路,有專家建議,首先需要解決現行土地流轉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參與經營農業的企業,可由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與此同時,要提高企業經營農業的准入門檻,清除借此來圈地的行為。

  走市場路線

  讓需求與市場更好對接

  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金鳳鎮虎峰村的小蜜蜂生態農場,記者看到菜園裡的蔬菜瓜果青翠嬌艷、長勢喜人,有菜農或在採摘,或在施肥,或在澆水,一派田園牧歌景象。

  該農場市場推廣部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這片菜園是他和另外4名前年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籌資近30萬元、租賃20畝農田合伙創辦的,採取的是社區支持農業(CSA)運作模式。“這一模式的核心內容就是,農場和社區居民建立一種直接的聯系,農場尋找願意預訂其農產品的社區居民,直接把新鮮農產品送到居民家裡。”陳先生說,重慶市目前已有十來家CSA農場,都是打綠色招牌,走高端路線。CSA農場配送的蔬菜瓜果一般都是當天新採摘的,種植過程中使用的都是生物有機化肥及農藥,這也是價格比超市同類產品高一些的原因。

  記者還從位於重慶潼南縣的CSA農場——朴真農庄了解到,該農庄的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00畝,其最便宜的套餐適合2~3人的家庭,價格按季度算是1580元,合每月527元。朴真農庄配送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與一些同行相比,該農場產品的價格確實要高一些,但這也是成本因素決定的,“不可能虧本賣”。

  針對生態菜園普遍經營困難的問題,重慶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機蔬菜隻有走市場路線,才能確保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正常進行,應該做好以下兩點:首先,生產者和市場應該做好對接工作,隻有把生產和市場結合起來,才能了解目前市場的需求,知道在何種季節何地點哪種農產品的需求量大、利潤高,不會出現農產品滯銷等問題。其次,很多消費者比較認可綠色有機蔬菜,這是生態“四季菜園”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生產者應該擴大優勢,促進品牌宣傳,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上山下鄉”成為新的潮流,攜帶著新思維和新辦法的各路人馬,正以破竹之勢給農業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改變。

  全國農特產品信息平台重慶負責人張華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生態“四季菜園”可以加入類似他們這樣的全國信息平台,他們會針對企業所遇到的困難“對症下藥”,把農產品引出村,把資金引進村,為農產品生產銷售提供一條龍保姆式的服務平台。在張華彬看來,農產品本身利潤低,盈利少,解決辦法是做好農產品的包裝工作以及農產品對接工作。

  截至記者發稿時獲悉,已經有投資人開始與重慶碧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洽談合作協議。

  “四季菜園”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當務之急是解決拖欠會員的送菜服務,而公司之所以會出現資金困難,是因為之前公司最大的股東突然撤資。一旦確定新的合伙人,公司將盡早恢復送菜。(記者 李國 實習生 周洋)

(責編:孫博洋、楊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