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指出,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其自身實體經濟偏弱,IMF、世界銀行在今年年初時已經下調了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速預期,但是目前看來實際結果比預期的更低。從外因看,今年美聯儲加息是大概率事件,這一預期加重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壓力和資本流出的壓力,兩個壓力互相影響、互為循環、相互惡化
過去的數個交易日,全球外匯市場出現了分化,冷暖不均——美元、歐元、日元表現堅挺,而包括人民幣、林吉特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紛紛貶值。在此背景下,有市場人士擔憂,在經濟增長壓力加大、美聯儲加息的大背景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會否出現競爭性貶值,重蹈亞洲金融危機覆轍。但業內專家大多認為,憑借充足的外匯儲備,新興國家貨幣能夠抵御金融市場波動,人民幣匯率有企穩的基礎。
昨日,歐元、日元、瑞郎等匯率在震蕩中走高。截至記者發稿,1歐元對1.1488美元,歐元漲幅1%﹔美元兌瑞郎為0.9410,瑞郎上漲0.72%﹔美元兌日元為120.06,日元上漲1.56%,表現出避險貨幣的特性。
而反觀新興市場國家,昨日美元兌人民幣收於6.40,人民幣跌幅0.25%﹔美元兌林吉特收於4.26,林吉特跌幅2.05%﹔美元兌新台幣收於32.88,新台幣跌幅0.68%。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指出,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其自身實體經濟偏弱,IMF、世界銀行在今年年初時已經下調了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速預期,但是目前看來實際結果比預期的更低。
從外因看,今年美聯儲加息是大概率事件,這一預期加重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壓力和資本流出的壓力,兩個壓力互相影響、互為循環、相互惡化。
民生証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也指出,美聯儲加息和美國經濟復蘇相伴而生,共同把美元送進升值大周期,新興市場既要承受外需萎縮,又要承受外資外流,貶值是必然的結果。
更讓市場擔憂的是,上周哈薩克斯坦宣布取消貨幣區間波動限制,該國貨幣堅戈隨后貶值30%。結合此前我國人民幣主動一次性貶值近2%,越南、哈薩克斯坦、巴西、土耳其等相繼下調匯率,市場有觀點認為,在內外雙重壓力背景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出現了競爭性貶值,要警惕重蹈亞洲金融危機覆轍。
“從人民幣到堅戈,兩件事並非偶然,其背后藏著同樣的邏輯。”管清友認為,從全球經濟角度看,兩國貨幣貶值不是孤立事件,這和去年的盧布以及近期的越南盾貶值一樣,都是金融危機第三波激起的漣漪。
在管清友看來,所謂第三波,是指金融危機傳染到過度依賴外需和外資的外圍國家(新興市場),其結果是新興市場陷入經濟衰退和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
值得指出的是,與亞洲金融危機時不同的是,目前新興市場國家的經常賬戶呈現順差,外匯儲備也更為充足,從理論上能夠抵御金融市場的波動。
但是趙慶明提醒,外匯儲備在市場平靜時是管用的、夠用的,而在市場波動時往往是不夠用的,因此要密切觀察市場動向,積極採取行動。目前看來,在風聲鶴唳的市場中,人民幣不會跌得更多,較之新興市場其他貨幣會穩住,但是穩住並不能立刻消除市場的悲觀預期,若市場進一步惡化,不排除大國出手進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