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桂林米粉傳統工藝面臨失傳 傳人共商傳承發展

唐夢憲

2015年09月13日08: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桂林米粉傳統工藝面臨失傳 傳人共商傳承發展

桂林米粉傳統工藝面臨失傳傳人共商傳承發展

品嘗桂林米粉 唐夢憲 攝

  品嘗桂林米粉 唐夢憲 攝

  “以桂林米粉為代表的桂林地方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它獨有的文化底蘊和特有的制作工藝和傳承故事,我們有責任傳承下去,弘揚地方風味佳肴。”傳統桂林米粉傳承人梁志強表示。

  9月12日,數十位桂林傳統風味小吃傳人齊聚“桂林米粉文化中心”,座談交流,分享老字號桂林傳統風味小吃故事,探討地方風味佳肴傳承發展之路。

  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是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小吃。在桂林的街頭巷尾遍布各類米粉店,桂林傳統米粉大致分為原湯粉、牛腩粉、鹵菜粉、馬肉米粉。

  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廣西桂林籍著名台灣作家白先勇旅居海外40多年,隻要他回到桂林,一天三頓都是吃米粉,且每次都吃五兩。“再多我也吃不飽,我一肚子的鄉愁”白先勇說。

  梁志強說,桂林米粉是從祖輩那裡傳承而來,是最適合大眾消費的美食。它承載著先人們的情感、智慧與地方文化。傳統桂林米粉有獨特的制作工藝。如今,有些傳統米粉制作工藝面臨失傳,比如最具代表的原湯米粉,近50年都已市面“絕跡”。通過這次座談會的交流,要將桂林米粉等地方傳統小吃制作工藝和方法記錄下來建立檔案,不能讓傳統小吃傳統制作工藝在我們這代失傳。

  桂林米粉文化中心經理吳書錦表示,桂林米粉2011年注冊了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成為桂林傳統飲食文化當中最典型的代表及符號,也是國內外人士認識桂林、了解桂林的一張名片。米粉文化中心將為傳統風味小吃傳人提供場地進行互相交流、展示,努力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小吃制作工藝。

  座談會上,桂林米粉文化中心向賓客展示了桂林原湯米粉和其他傳統小吃制作的過程。(完)

(責編:周素雅、劉然)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