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廣東、河北等省市之后,北京也將對居民生活用氣進行階梯價格改革,並於近期召開聽証會。
市發改委介紹,去年北京市574萬戶管道天然氣用戶中,有約99%為居民用戶,但其中用氣量最多的5%的居民家庭消費了15%的用氣量,因此階梯式起價制度將可發揮價格杠杆作用。
專家認為,根據目前已實行階梯氣價的城市方案看,一檔用氣量在每月15立方米至20立方米之間,按此估算北京實行階梯氣價后,可保証八成用戶不受影響。
進展:北京階梯氣價改革近期聽証
昨日,北京市發改委網站發布公告稱,將於近期就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改革方案舉行聽証會。
這也是北京市在實施階梯電價、階梯水價之后,又一次對資源型產品實行價格改革,以促進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
市發改委介紹,本次聽証會共設聽証參加人席位25個,全部委托市消費者協會、市人大、市政協以及有關單位推薦產生﹔同時設旁聽席位10個、新聞媒體席位20個,公民和媒體可在規定時間內報名參加。
在聽証會召開15日前,市發改委將通過其官網(www.bjpc.gov.cn)和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告聽証會要點、聽証人和聽証參加人名單以及旁聽人及媒體具體報名時間和電話等內容。
市發改委表示,民用天然氣階梯價格改革將保証絕大多數居民家庭用氣價格不調整,用氣不增支﹔同時也要體現多用氣多付費,市民用氣越多,價格越高。
2014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2015年底之前所有已通氣城市均應建立起民用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背景:天然氣價格低易導致過度消費
國家發改委曾指出,全國民用天然氣價格偏低,明顯低於工商業等其他用戶價格,加上交叉補貼現象嚴重,導致用氣量越大的用戶,享受的補貼越多,不能體現公平負擔的原則﹔另一方面,低價也造成部分居民用戶過度消費天然氣,加大了冬季用氣高峰時調峰保供的壓力。
目前,北京居民天然氣價格為2.28元每立方米,比工商業氣價的3.78元便宜1.5元﹔而與上海目前實行的一檔天然氣價格3元每立方米相比,價格也便宜。
“影響氣價的因素很多”,昨日有石油、天然氣方面專家介紹,京滬天然氣價的指定,也與輸送管道長度等有關。
階梯氣價用氣量的標准,則是按照區域家庭月均用氣量確定,國家發改委要求,將分檔氣量分為三檔,第一檔按照覆蓋區域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第二檔要覆蓋95%用氣量,超出第二檔的用氣部分算入第三檔。
在超額價格方面,國家發改委要求第二檔約為第一檔的1.2倍左右,第三檔約為第一檔的1.5倍左右。
■ 焦點
1
天然氣為何推階梯價格?
目前價格偏低﹔北京用氣全部來自外埠
市發改委介紹,目前北京市天然氣供應區域已由城六區擴展到了除延慶外的所有郊區縣,已成為全國天然氣用量最大、居民用戶最多的城市,用氣規模的年均增長率達8.5%左右。
與之相對的是,北京天然氣資源稀缺,所需天然氣全部由外埠調入,雖然在2010年和2012年曾分別漲價,但與上海、廣州等城市相比,價格依然較低。
“中國天然氣自有資源不足,依賴進口但價格較高”,該油氣專家說,因此要減少超出目標的用氣量,並通過價格杠杆引導節約能源。
市發改委也介紹,此前實施的階梯水價、電價已取得較好效果。其中,據市電力公司統計,自2012年實施居民階梯電價以來,年節電量約6.89億度,相當於一個裝機容量15萬千瓦的電廠一年的發電量。
2
調價將影響多少家庭?
八成用戶不會受影響﹔5%的家庭用了15%天然氣
市發改委介紹,去年北京市管道天然氣用戶約574萬戶,其中居民用戶約570萬戶,佔總用戶數的99%。
根據市發改委對居民家庭用氣情況的調查,用氣量最多的5%的居民家庭消費了近15%的用氣量,因此建立階梯式氣價制度,將發揮價格杠杆作用,引導用氣量較大的居民用戶調整用氣行為。
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首檔氣量應覆蓋80%的月均用氣量,二檔覆蓋95%,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省市制定的標准能保証多數用戶支出不增加。
“平均一檔按照每月使用15立方米至20立方米制定標准”,專家稱,具體標准也會因地域、經濟發達程度等而有所差異。盡管北京的天然氣階梯價格方案尚未出台,但該專家分析稱,可確定80%的用氣花費不會受影響,“正常洗澡、生活用氣不會花更多的錢。”
3
供暖花費是否會大漲?
專家稱若為分戶取暖壁挂爐用戶專設取暖標准則負擔不增
市發改委介紹,北京市天然氣消費季節性差異明顯。以2014年為例,冬季日最高峰用氣量達7800萬立方米左右,夏季低谷日用氣量在650萬立方米左右,峰谷比達12:1。
實行階梯氣價后,取暖季中自採暖用戶是否面臨著更高的消費?專家透露,北京市相關部門研究階梯氣價方案時,曾討論這一問題。
“比如陝西的方案中,會在取暖季按照4個月標准設置用量”,他介紹,這樣最終自採暖用戶消費基本持平。
而在北京,則需關注階梯氣價方案中,是否針對為分戶取暖的壁挂爐用戶設定單獨取暖標准,“例如在一檔氣量中考慮增加相關用量”,該專家說,若有類似舉措,負擔就不會增加。(記者黃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