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風險底線,我們守得住(特別報道·基本面怎麼看④)

本報記者 吳秋余

2015年09月21日06: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風險底線,我們守得住(特別報道·基本面怎麼看④)

相關新聞:

“7%左右”,中國能實現!(特別報道·基本面怎麼看①)

經濟整體平穩的基本面沒變(特別報道·基本面怎麼看②)

美聯儲加息,中國能應對(特別報道·基本面怎麼看③)

 

金融風險會爆發嗎?

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日前,隨著各大銀行陸續公布半年報,不良貸款上升和利潤增速下滑引發人們對當前經濟環境下金融風險的擔憂。

統計顯示,2015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較上季末上升0.1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利潤增速下滑,五大行增速跌破2%﹔股份制銀行中,除平安銀行外,其余利潤增幅都跌破兩位數。

“上半年,企業盈利狀況的持續下滑是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0.7%,一些重點行業的虧損面也有所擴大,這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產生了直接影響。

影響金融穩定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資產價格下跌。近來國內A股市場大幅波動,完善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后的人民幣,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

為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日前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公開表示,股市杠杆率已明顯下降,對實體經濟未產生顯著影響,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趨於穩定,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場可望更為穩定。

從多個視角來看,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今年我國經濟有望實現7%左右的增長,整體平穩的基本面為防控金融風險提供了強力支撐。

從監管制度來看,雖然金融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但我國的一系列監管制度仍然較為嚴格,大型商業銀行18%的存款准備金率仍居於歷史較高水平,為下一步調控留下了空間。

從防控措施來看,近年來伴隨著金融改革大力推進,市場化、制度化的風險防控措施也在逐步完善,國家建立了存款保險等制度,能在關鍵時候發揮“金融安全網”作用。

此外,“我們有集中資源辦大事的能力,這也是我國防范金融風險的制度優勢。”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家勇說。

雖然當前我國的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需注意的是,金融穩定與人們對經濟發展的預期息息相關,在當前世界經濟不穩定因素增多、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特別是預期管理。“嚴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關鍵是切斷個別和局部風險的傳染和穩定公眾預期。”胡家勇說。

  地方債還得上嗎?

  債務率處於警戒線以下,規范地方債的“制度籠子”已基本扎牢

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逐步告別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的大頭,今年前7個月,全國稅收收入78793億元,同比僅增長4.5%,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財政收入高速增長時產生的大量地方債務,是要政府財力償還的,如今進入償債高峰,財政收入增速卻放緩,這債還得上嗎?

日前,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有關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議案獲批,揭開了地方債最新“箱底”:截至2014年底,我國地方債總額為15.4萬億元。

“箱底”打開,風險幾何?

先看債務指標。債務總規模達到GDP(國內生產總值)的60%是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標准。即使按最寬口徑估算,到2014年底,我國國債加地方債的整體債務佔GDP的比重也不到40%。

如果單看地方債,目前通常使用債務率(債務余額�地方綜合財力)衡量風險,我國擬建立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將債務率不超過100%作為整體風險警戒線。此次獲批議案預計,今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6%。

再看償還能力。雖然當前地方政府普遍面臨一定的財政支出壓力,但今年以來中央政府推出的置換債券舉措有力緩解了償債壓力,財政部已將今年地方政府置換債券額度提高至3.2萬億元,瑞銀証券測算,此舉可降低地方政府每年利息支出約1500億元。

此外,我國地方債70%以上是投資性的、有回報的,隨著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的推廣,地方政府將從投資領域逐步撤出,將會有更多財力用於還債。

最后看財政制度。隨著新預算法的推行,規范地方債的“制度籠子”已基本扎牢。地方舉借債務必須有償還計劃和穩定的償還資金來源,而且隻能用於公益性資本支出,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隨著自發自還、發行限額管理、一般債專項債管理辦法等制度的建立,我國地方債將逐步成為規范有序的政府資金來源。

“隨著各項制度的完善,現在地方政府的債務都已進入預算報告,接受社會監督,實現了陽光債務,可以說地方債最大的不透明風險已經化解。”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說。

不過,白景明也指出,“雖然總體處於警戒線以下,但一些經濟增速下滑過快地區、債務負擔較高地區也有突破債務警戒線的可能。”

“改革是化解風險的良藥,更好防控地方債風險,需要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胡家勇認為,當前需要加快推進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體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擁有相對穩定的財政收入,同時加快轉變職能,地方政府一般不再從事競爭性領域投資,從根本上遏制過度舉債。

  樓市會崩盤嗎?

  樓市整體平穩發展可期,三、四線城市的高庫存需關注

相對於金融風險和地方債風險,眼下的樓市風險更加復雜。

投資增速繼續回落,但銷售積極回暖。2015年1—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比1—7月回落0.8個百分點,但住宅銷售面積增速提高1.1個百分點,住宅銷售額同比大漲18.7%,增幅比1—7月提高1.9個百分點。

市場分化明顯。目前,一線的北上廣深四大城市,房價高位運行,后市出現看漲預期。而部分三、四線城市,經濟增速放緩,人口外流,加上庫存高企,樓市面臨較大壓力。

然而,從我國當前發展階段和政策取向來看,房地產總體上仍將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態勢。

從市場需求看,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將持續釋放房地產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余斌表示,與基本實現城鎮化70%的目標相比,當前55%的城鎮化率還有較大增長空間,這意味著房地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還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此外,居民收入持續增加,也將進一步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

從政策儲備來看,穩定樓市仍有政策空間。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將“穩定住房消費”列為加快培育的六大消費增長點之一,預計支持樓市健康發展的政策還可能持續發力。

在看到樓市整體平穩發展可期的同時,一些區域性的風險也不容忽視,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人口持續淨流出的地區,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一定的風險隱患。“當前房地產市場最大的風險是市場分化,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高庫存”,張大偉認為,未來的樓市政策應當更有針對性,重點防范局部地區可能出現的樓市風險。

(責編:孫陽、楊曦)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