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國企改革方案或將近期出台 將分商業公益兩類

陳岩鵬

2015年10月31日11:52  來源:華夏時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記者 陳岩鵬 北京報道

  “由國資委牽頭的國企分類改革方案近期將出台,該方案根據國有資本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結合不同國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現狀和發展需要,將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10月29日,一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

  習近平總書記10月13日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這是對國企改革的細化,也是國企下一步繼續改革的基礎。

  會議強調,通過界定功能、劃分類別,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提高改革的針對性、監管的有效性、考核評價的科學性,推動國有企業同市場經濟深入融合,促進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分類原則

  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指出,這輪國企改革比較重要的是“分類”思想。作為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親歷者,張曾經先后參與過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若干次中央全會文件的起草工作。

  “這次混合制改革比十八屆三中全會更具體化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具體化做法就是分類。”張卓元稱。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也認為,分類是國企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它是整個國企改革的前提和基礎,這決定著國企改革的全局,更涉及未來要推進的混合制改革以及國企並購重組等資本運作。

  根據中央深改組第十七次會議表述,國企被分成公益類和商業類,與以往幾輪國企改革相比,這是新一輪改革的亮點。

  國資委研究中心專家彭建國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分類可從多種維度上劃分:從所有制維度上,可劃分國有獨資和混合制企業﹔從經營維度上,可劃分壟斷性和競爭性﹔從服務對象維度上,可劃分公共服務型和非公共服務型﹔從功能目的維度上,可劃分公益性和商業性。

  而這次分類主要是從功能目標維度上進行劃分的。彭建國進一步解釋稱,商業類是以經濟效益和資本回報(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以市場調控為主要手段的國企﹔公益類則是那些處於公共服務行業和領域、以社會效益和完成政府任務為主要目標、以國家調控為主要手段的國企。

  “公益企業不是公益事業,中央企業中,絕大多數是商業類,極少數屬公益類。”彭建國稱。在他看來,商業類中又分商業一類和商業二類,商業一類是指處於充分競爭的商業類國企,商業二類則是主業處於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性領域的商業類國企。

  記者梳理資料則發現,不少省市目前出台的地方版國企改革方案中,把國企分為了三類:競爭類、功能類和公益類。

  彭建國認為,考慮科學性與國際性,這種分類欠妥,因為,首先,競爭類與公益類不在同一個系列,競爭是相對於壟斷,公益是相對於商業而言的﹔另外,功能類叫法更是不倫不類,國企都會有其功能,特別是公益類國企具有更重要的社會功能。

  也有央企人士反映,分類更適合國有資產而非國有企業,因為一些企業所經營的領域既涉及競爭類也涉及公益類,很難分清楚。

  “尤其是中央企業一般體量規模較大,涉及面較廣,業務板塊相對較多,不少承擔重要政策性任務和功能性業務的企業,也同時有更多的完全市場競爭業務。”彭建國說,“因此完全按照主業或主業之一分類,可能會不夠准確不夠客觀,而按業務板塊細分可能更加精確一些。”

  此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主業也是相對的。今天的主業明天可能成為輔業,反之今天的輔業也可能成為明天的主業。所以,國企分類不能一成不變、一定終身,而應該根據企業主業的發展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改革方向

  中央深改組第十七次會議強調,商業類國企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按照市場化要求實行商業化運作,依法獨立自主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

  “商業一類國企的改革方向是,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也可參股,並著力推進整體上市。”彭建國稱。

  張卓元指出,對於商業一類,即比較純粹的商業性國有企業,實際上過去已經搞過股份制了。目前,絕大多數股份制已經都是混合所有制了,那麼,這一次改革就是提出對這一類進行完善。

  “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重要的就是要完善股權結構。”張卓元說,“特別是競爭性的、商業一類的企業,有些不一定要由國有資本來控股,股權結構可以更加放開一點。”

  對於商業二類國企的改革,彭建國認為,改革的方向是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同時也要積極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

  公益類企業的混合制改革,在張卓元看來,這比商業類國企混改要難一些,“因為不賺錢。”

  彭建國則認為,公益類企業以保障民生、提供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以社會效益為導向,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必要的產品或服務價格可以由政府控制,在企業確保財務收支公開透明、運行有效率的前提下,發生政策性虧損時政府給予補貼。

  至於公益類企業改革發展方向,彭建國指出,應加大國有資本投入,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支持其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做出更大貢獻,進一步突出主業,優化公共服務業務資源配置,增強持續經營能力。

  “在外部,應加強對公共服務產品和服務質量、價格水平、運營成本、安全生產、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監管,引入社會評價,以推動企業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彭建國說。

  而公益類企業股權結構,則宜採取國有獨資、全資、控股,具備條件的可以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特許經營、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壟斷行業的改革,彭建國提出,應該實行網運分開,自然壟斷的網絡平台實行國有全資或絕對控股﹔同時,“還要放開壟斷企業的競爭性業務,允許非國有資本平等進入﹔對於特殊業務和競爭性業務,應實行業務板塊有效分離,獨立運作、獨立核算”。

(責編:劉然、楊曦)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