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 (孫博洋) 昨日,第十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研討會暨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會上權威數據機構艾瑞與智慧停車領軍企業ETCP攜手發布中國首個《中國城市智慧停車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四城平均停車泊位缺口率為76.3%,每城至少有超過200萬的車輛無正規車位可停。
據了解,智慧城市大會作為國家級、國際化的城市信息化年度盛典、中國智慧建設建設者的年度盛會、智慧城市建設技術與設備的洽談交易會,匯集了國家部委機關、省政府、地級市政府的交通、信息、住建等相關部門領導,智慧停車領域行業領袖和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以及知名投資機構和權威媒體記者等2000余人共襄盛會。
本屆智慧城市大會主題為“‘互聯網+’智慧城市”,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雲計算而打造的智慧停車成為此次大會的亮點之一。
互聯網+智慧停車期待覆蓋包括經營性及非經營性所有類型停車場,致力解決商圈、醫院等停車難點區域,全方位智慧解決城市停車問題,助力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升級。
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尤其是私家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尤其在大中型城市,現有停車資源已遠遠滿足不了車主的停車需求,由於車位緊張帶來的停車難題已經不僅是給車主帶來的困擾,更已經上升成為一項嚴峻的社會問題。對於車主來說,找車位、搶車位發生的矛盾比比皆是。《中國城市智慧停車指數報告》數據顯示,北上廣深四城平均停車泊位缺口率為76.3%,每城至少有超過200萬的車輛無正規車位可停。而與此同時卻有停車場泊位空置率卻高達44.6%,資源配置嚴重浪費。
解決“停車難”讓現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無論對於車主,對於停車管理方,亦或是整個城市發展都尤為重要。 讓停車更智慧,更便捷,可以有效解決泊位資源重組的智慧停車類停車場成為解決“停車難”的途徑之一。
相對傳統停車場,智慧停車會讓居民生活質量四大提升:出門不堵車、有車好停車、停車成本低、居民樂出行。
然而,根據《中國城市智慧停車指數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智慧型停車場覆蓋率僅為7%。發展的滯后性與需求的迫切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看出,智慧停車未來的市場潛力非常大。
ETCP的CEO譚龍表示,要想做好智慧停車,需要具備這幾個條件:領先的技術團隊、龐大的線下資源、雄厚的資本基礎以及服務為王的互聯網思維。隻有能做到這些,才可能把智慧停車真正的做久做好。